【心情點滴】辛夷/她不是誰的另一半
她不是誰的另一半。圖/PPAN
婚姻真正令人疲憊的,不是爭吵,而是長年累月的「無聲耗損」──那些無人傾聽的話語,日復一日的自我壓抑,還有一次次的原諒。直到某天,妳才發現:自己已經不是那個被愛的人,而是那個每天安靜倒數忍耐極限的人。
表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她曾經是個熱情、溫柔又聰明的女人,愛笑、愛照顧人,相信愛會解決一切。結婚之初,她以爲自己找到了歸屬。沒想到幾年後,那個說會照顧她一輩子的男人,卻變成了她每天最怕看到的臉孔。
她曾在電話那端崩潰大哭:「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她只想表達心聲,他卻說她在情緒勒索;她想在晚餐時閒聊,他卻滑着手機,冷冷地要她別廢話。常常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被糾正邏輯、被打斷、被潑冷水,最後,她學會了沉默。
韓國作家樸又蘭在《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裡寫道:「只有深度瞭解自己,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的慾望爲何,才能夠擺脫不斷重複的痛苦。」表妹後來終於承認,她不快樂很久了。但她一直以爲只要再忍耐一下、再努力一點、再改變一回,就能換來一點溫柔。
而我呢?我沒有離婚,過得還算「平穩」。但說真的,我懂她的痛。她受的那些冷漠、那些語言羞辱、那些「妳太敏感了吧?我只是開玩笑」的敷衍,我全都熟悉,至今也不斷在生活中一一上演。我們從不是不努力的女人,反而是太努力了,才一直忽略了內心的求救聲。以爲多付出一點就會被看見,以爲退一步能換來安寧。結果是退到懸崖邊,還得微笑說:「我沒事。」
表妹說,其實她只是想逃離原生家庭,以爲只要離開那個家就能重生,卻沒想到婚姻不是出口,而是另一場馴化。她的先生不是會摔東西或動手的人,正好相反──有禮、體面、言談優雅,是別人眼中「妳嫁得好」的典型。但他擅長用冷靜的口吻讓妳懷疑自己、用「理性」打碎妳的感受。那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看不見傷口的凌遲。
直到有一天,他提出離婚。表妹沒哭,甚至有股說不出的輕鬆。她認爲離婚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她開始寫日記、運動、去上課、學過新生活。她說,那種又疼痛、又寂寞、又悲傷的感覺,就像剛出生的小孩,一邊哭,一邊睜開眼。
我看着她一點一滴地找回自我,內心又是佩服又是酸楚。因爲我知道,她活出來的那條路,其實我也走過一段。只是我沒她勇敢,或者說,我還沒準備好離開。我依然過着「看起來沒問題」的日子,但也開始學着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好地問自己──妳真的快樂嗎?
這世界對女人的寬容,常常只限於「溫柔的忍耐」。但我想,所謂溫柔,是對自己的溫柔,肯定自己的情緒,不再苛責那個早就筋疲力盡的自己。
如今的表妹沒有另一半,卻活得更完整。她不再活在誰的眼光下、不再執著於誰的肯定。她說,現在每天出門前都會照鏡子,跟自己說一句話:「我很好,謝謝妳撐過來。」
而我,也在她的故事裡,看見自己還未走完的路。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像她一樣,真正成爲自己,不再是誰的太太、誰的媳婦,只是一個值得被好好對待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