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募ETF責任額制引爭議 金管會收檢舉!網曝金融業窘境

新檔ETF募集爆出基層羣起反彈配額制 金管會勞動部上週五起收到上百封檢舉信。圖/本報資料照片

投信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募集引發基層理專和證券營業員的反彈,金管會12日證實,證期局已陸續接到相關的匿名選舉,並且已展開調查,包括券商在銷售ETF時是否有落實KYC(認識你的客戶)、KYP(認識你的商品),將成爲調查重點。PTT網友討論,臺灣金融從業人員太多,也有過多金融商品,營業員或理專都三不五時推銷產品,也產品同值性又過高,狠酸「臺灣政府就是鬧大才會管」。

據瞭解,這波檢舉潮從網路有人發動羣組「#終結IPO制度暴力」開始,是針對不當的IPO責任制度而來,是從上週五開始陸續投訴,迄今已多達百封檢舉信流向金管會、勞動部。投信銷售基金、ETF期間,銀行理專、券商營業員有IPO責任額制度已行之有年,金管會指出,過去確實也有收過類似的陳情,但這次因爲在threads有羣組發動「一人一信救自己」的運動、規模較大,因此纔會收到不少的檢舉函。

一名網友在PTT轉貼新聞表示,「營業員、理專、櫃檯三不五時推東西,有些東西同質性真的太高,問理專比較專業問題他們也答不出來,不是瞎扯就是跟你傻笑,金管會態度就是業績門檻可以訂,只要KYC做好就好囉!」

其他人紛紛留言「過去有收到陳情,可是沒有要管的意思」、「講半天就是金融從業人員太多,沒有那麼多垃圾的金融商品需要餵養市場啦,有經驗的賺錢後自己當中實戶做個股就好,誰跟你買ETF」、「臺灣政府本來就是鬧大才會管,沒有那麼多人跳樓,也不會有金融消費保護法」、「垃圾etf越來越多是真的」、「銀行老是叫下面的人推垃圾,商品出好一點不就好了」、「銀行推的基金一堆垃圾買了沒幾年就是下市或合併」、「自己自爆有陳情沒處理,不愧是垃圾政府」。

金管會強調,券商對銷售ETF訂定責任額、KPI(績效目標),但不能違背KYC、KYP的原則,爲此金管會已派員加入社羣羣組,更進一步瞭解檢舉內容來調查業者是否違規,若有違規將懲處。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