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ETF爆營業員IPO責任額惹議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曝關鍵點

社羣平臺近日爆出ETF IPO責任額亂象,有券商營業員爆料,ETF熱潮席捲市場背後,藏有制度性壓力與不公平操作,甚至存在投信與券商之間「回單換規模」的潛規則,因此發起一人一信到金管會檢舉不當IPO責任額制度,甚至成立「終結IPO制度暴力」的羣組。

金管會證實已陸續接到相關匿名檢舉信,並請相關公會做三大調查,包括是否有落實KYC(認識客戶)與KYP(瞭解商品)、業務員酬金制度,及回單機制。

立委21日在財委會針對此議題表達關切,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高層強制分派責任額,營業員身心壓力大,有的爲滿足公司要求,還得自掏腰包或找親友買ETF;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也指出,ETF IPO責任額太過沈重,證券業務員不足,故大多數業績都落在營業員身上,金管會該如何解決亂象?

彭金隆表示,所有的業務單位訂有責任額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責任額合不合理纔是關鍵,金融機構是高度監理行業,金管會在收到檢舉信後,已於第一時間要求各業務局瞭解狀況,有無涉及違反勞政法規,或有無促進不當銷售的作爲。

彭金隆表示,金融機構本身有業績管考的制度,未來將強化宣導銀行端的業務區分,若有不合理的情況,或是不合時宜的做法,金管會將插手瞭解。目前已請相關公會做檢討,要求業主以自律方式因應,再訂出合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