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品政策白皮書4月初發布!彭啓明:擬調整移動污染源管制策略

環境部將推出新空品政策白皮書,作爲第三期(2018年至2031年)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執行重點;另外,彭啓明近期也規劃成立「空氣品質監測與預報中心」,可有效整合監測、預報與應變機制,預計今年上半年掛牌。

在制定新空品政策白皮書方面,環境部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並落實公民參與,經許願池、專家會議、公民咖啡館及科技論壇等,聚焦制定出新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併發佈讓國人可以共同理解未來政策會走的方向。

彭啓明表示,目前公民許願池已經蒐集300多個建議,環境部正在彙整意見,不過,仍有部分難解的問題仍待突破,如民衆期待空品能越來越好,但環境部當前所掌握的工具與資源仍然不足,可能唯有透過減碳才能真正改善空品。

此外,彭啓明指出,許多民衆認爲工廠煙囪是主要的污染來源,但環境部發現,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對空品的影響,其實遠超過固定污染源,因此,未來的管制策略勢必要有所調整。

針對中小學校區周邊空品議題,彭啓明表示,除了工廠,也有有許多情況是家長開車到學校接送小孩時,車輛長時間怠速所造成的污染。後續對策解方包括:一、從源頭減量,加強源頭稽覈,並輔導業者改善特定高污染製程。二、防護措施,透過公私協力建立家長、學校與工廠之間的溝通平臺,共同因應空品議題。

爲強化移動污染源管理,《空污法》第40條已授權各地方政府,針對特定區域劃定空氣品質維護區,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截止今年3月,全國共劃設85處空維區。彭啓明表示,後續將會鼓勵地方環保局擴大空品維護區,讓高污染車輛不要進入學校周邊,預計今年會在工業區旁的中小學建立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