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名號Leo翻譯為「良」而非「李奧」 專家曝1原因
69歲美國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當選當選第267任教宗的第二天,遊客們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閱讀梵蒂岡日報「羅馬觀察報」。(歐新社)
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當選羅馬天主教新任教宗,名號「良14世」。專家表示,由於天主教中譯早年大多在澳門,依葡式譯法爲「良」而非「李奧」。
教廷發言人布魯尼指出,普雷沃斯特所選的教宗名號「良14世」,「清楚呼應了天主教會對社會的教旨」。
前教宗良13世在1879年至1903年任職,曾堅定捍衛勞工權益,最爲人所知的是在通諭中譴責「工商業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從而對無數無產階級施加近乎奴役般的枷鎖」。
梵蒂岡專家暨作家馬比耶表示,良13世是專注於社會教化的教宗,良14世的名號選擇顯示「這個主題將再次被提起,不僅與過度全球化有關,也與人工智慧等更廣泛的社會議題有關」。
至於爲何包括梵蒂岡新聞網在內的機構要將Leo的中譯爲「良」非讀音近似的「李奧」?據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劉偉杰神父受訪時告訴香港「明報」,是因早期天主教中文翻譯大部分在澳門進行,是根據葡語而非拉丁語來譯。
例如Leo是拉丁文獅子的意思,葡文則爲Leao,葡語發音近似「雷昂」而非「李奧」。
前臺灣駐義大利代表、現任臺北市義大利商會(ICCT)籌備會主任委員李新穎表示,普雷沃斯特選擇「良14世」做爲教宗名號,是延續天主教會的傳統。「良」這個名字曾被13位教宗使用,象徵着力量、權威和對信仰的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