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案裝光電板 拚年底修法
內政部推動近零建築方向
內政部持續推動建築物近零減碳相關措施,短期相關規劃集中太陽光電板發力,預計今年底拚修法、確保屋頂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物要加裝太陽能板,並與民間企業合作推出立面光電板,明年起將加強推廣。
內政部今年2月預告草案,規範新建、增建、改建建物建築面積若超1,000平方公尺,應設太陽光電,除宗教殯葬等四種建築類型除外。相關法案進度有望提速,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徐燕興23日表示,該部分涉及再生能源法,已經走到最後階段,將與經濟部能源署合作,預計在今年底可以上路。
此外,內政部加強大樓表面積應用,預計開始更大幅推動立面太陽光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23日表示,太陽光電以往都是集中做屋頂型,但現在既有部分能架設的已經做得差不多,但是發現立面還有很大應用空間、且面積比屋頂還大,經過兩年研擬欲克服景觀、光害等問題,目前已與民間業者合作推出解方,開發出彩繪型立面光電板。
王榮進指出,彩繪型光電板因經過彩繪,更美觀不會影響景觀,甚至有宣傳、廣告等功能,去年經過實驗中心已證實不會影響發電效率,所以預計今年底、明年會在高雄與臺北公有建築設置彩繪型立面光電板,來做推廣。
內政部指出,建築物加上立面光電板還可以結合老宅延壽計劃,並同步改善外牆磁磚剝落問題。對於近零建築旗艦計劃目標、在2030年住宅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基準年降低35%,能夠進一步,並且是公私協力擴大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實施範疇。同時,現在也正積極辦理建築能效法制化作業,建立完整法治基礎。
除光電板外,推動近零建築另一大項目是建築能效,王榮進指出,截至9月全臺建築物能效標示數量達到298件,預計在今年年底能逾300件以上。2030年全臺建築物能效達一級以上者,可達到2,500棟,且預計還將以每年超600棟以上的速度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