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中國—東盟自貿區再升級爲區域繁榮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雅加達5月23日電 題:中國—東盟自貿區再升級爲區域繁榮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記者曹凱
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日前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佈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向簽署升級議定書的目標又邁出關鍵一步。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逆流涌動的背景下,這一成果彰顯了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強大生命力,將爲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確定性,爲各國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此次升級並非對現有框架的簡單擴展,而是邁向包容、現代、全面、互利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不僅順應了雙方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也體現了前瞻性與戰略眼光。3.0版包含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九個新增章節,覆蓋當前全球產業鏈變革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3.0版在現有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基礎上,全面拓展新興領域互利合作,加強標準和規制領域互融互通,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有利於雙方推進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有力促進雙方產供鏈深度融合,具有重要開創性意義。
中國與東盟作爲兩大發展中經濟體,通過自貿區3.0版建設共同擴大相互開放,全面擴展新興領域和新質生產力合作,將爲促進雙方共同繁榮與發展提供持久動力。中國與東盟已連續多年互爲最大貿易伙伴。今年一季度雙邊貿易額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佔中國外貿比重上升至16.6%。雙方高度互補、緊密依存的經貿關係已經成爲區域合作的中堅力量。3.0版通過規則對接、標準互認、機制互通,進一步夯實了產業鏈供應鏈協作基礎,爲構建更加穩定、安全、高效的區域經濟網絡提供有力支撐。
3.0版的制度設計兼顧宏觀與微觀,不僅服務國家戰略,更直接惠及企業與民衆。專設中小微企業章節,推進信用數據互通、通關程序簡化等務實舉措,讓廣大中小微企業共享自貿紅利。在競爭政策、消費者保護等領域提供適應性機制,強化營商環境公平性,也爲東盟國家創造了更多就業與發展機會。
從聚焦貨物貿易降關稅,到拓展服務貿易擴市場,再到瞄準規則標準促融合,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不斷升級,清晰映射出區域經濟合作由淺入深的發展軌跡。這種以共商共建共享爲基礎的制度創新,不僅爲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可參考的合作樣本,也爲全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東盟各國也在加快推動本國經濟轉型升級。3.0版談判的完成,是雙方共同發展的戰略選擇。它打破了地理、制度、文化的隔閡,築起了合作橋樑,爲區域和平穩定與長期繁榮提供堅實支撐。在全球經貿面臨重大挑戰的形勢下,3.0版談判的完成發出維護自由貿易與開放合作的強音,向世界傳遞出一個堅定的信號:只有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才能真正應對共同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雙方將積極推進各自國內簽署批准程序,推動年底前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未來,一個更現代、更高效、更具韌性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體系將全面建立。這不僅將進一步釋放區域經濟潛能,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也將爲維護世界多邊貿易秩序、推進全球自由貿易注入新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