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臉書社團樂公益 看見東石之美
近年嘉義縣政府舉辦「東石海之夏」並推出煙火秀,讓更多民衆認識東石之美。(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東石之美」社團經營初衷是想讓更多人看到東石的美好,利用照片及文字讓大家一起看見、發掘家鄉的美景、美食和人文風情。(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社團成員到府協助捐贈者搬運、清洗輔具,供有需要的民衆索取。(「東石之美」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東石鄉長林俊雄。(林俊雄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動員令─嘉義縣東石鄉
網路時代,多數人獲取訊息管道多半來自社交平臺,地方臉書社羣更成爲訊息交流站,全臺大小臉書社團多不勝數,嘉義縣東石鄉在地臉書社團「東石之美」經營10年,會員數9.6萬人,不僅較東石設籍人口2.2萬人多,甚至比嘉縣最大鄉民雄鄉7萬人還多,對高齡化、人口流失嚴重的沿海鄉鎮來說,「東石之美」吸納如此高的虛擬人口,稱得上偏鄉奇蹟。
公民力量 分享家鄉大小事
嘉義縣有18鄉鎮,與嘉義市屬共同生活圈,縣民、市民共用臉書社團是常態,導致鄉鎮型社團「玩不起來」,觸及率低,多半淪爲店家、房仲廣告版,「東石之美」能異軍突起,除版主以特派員自居,隨時分享東石第一手消息、開直播,引起在地居民、旅外鄉親共鳴外,F-16V在東石鰲鼓墜海、臺糖農場規畫砍樹種電、颱風災情、廟宇重大動態等,版主搶時間分享,形成強大公民力量,甚至成功阻擋臺糖光電案發展。
「東石之美」3位版主餘仁杰、黃碧貞和成峻因網路結緣,人稱「社長」的餘仁杰回憶,開社團初衷是想讓更多人看到東石的美好,藉照片、文字讓大家一起看見、發掘家鄉的美景、美食和人文風情,加上自己到處跑、到處拍,無心插柳做起公益來。
關懷弱勢 捐物資、急難救助
餘仁杰說,起初一家在地超市要送弱勢民衆年菜,跟他買三絲卷、蚵卷,又想說他路熟、機動性強,委託他幫忙分送給貧困家庭,也因爲自己養成拍照記錄、貼文分享的習慣,外界以爲社團有在做公益,舉手之勞成了社團踏入社會關懷緣起,開始有人捐物資、金錢委託他代送。
「幫送」日子久了,餘仁杰擔心靠人捐錢日子不長久,加上社團未立案不能募款,決定賣社服幫社團籌措基金,靠1件利潤80元,賣了數千件累積一筆基金,也因此收到更多善款,大則數萬元,少則幾十元,不管金額大小,餘仁杰每筆都記下來,2018年至今已累積5本「帳冊」,詳細記載收入、支出和捐款人姓名、收款人姓名等資料,手寫帳本成了他被國稅局約談、全身而退的鐵證。
餘仁杰說,除社團基金,也有特定企業、民衆會一次捐大筆金額,再由他分批掛名捐出,從最早幫忙弱勢醫療費、急難救助、喪葬費,現連電動牀、輪椅捐獻、轉贈也成了「東石之美」的業務。
餘仁杰說,考量到有些人對二手輔具有忌諱,社團不主動募輔具,而是居中幫忙交流,他和成峻經常協助捐贈者搬運、清洗輔具供民衆索取,做出名聲後,連外縣市也去搬,笑說做公益「無賺湯、無賺粒」,全憑一股熱情和助人的興趣,不求回報的無償投入,讓更多人認同「東石之美」。
善的循環 推二手輔具交流
「東石之美」被形容是在地很有力的網路社團,既能匯聚地方民意,也能推展公益,連政治人物都不得不重視,不過「東石之美」堅守原則,幾乎不在平臺批評、討論或吹捧特定政治人物,選舉時也儘量不現身政治性場合,聚焦在關心地方事,加上不曾藉社團名義申請資源辦活動,成功守護住鄉親對社團的信任感。
「如果有太多廣告,基本上就毀了」,餘仁杰堅持把版面留給在地商家,卻因此招來不明事理網友攻擊、惡言相向,此時數萬「虛擬鄉民」就是「東石之美」最大底氣,主動聲援社長們。
曾參與公益送暖20多次的戴姓村長跳出來,強調社團是一羣「無腦」計較、無私奉獻公益的夥伴,保有正氣留芳的精神,也有網友主動爲社團申請商標註冊,把急難救助、慈善捐款等通通納入,盼減少惡意批評和說嘴。
「除非被滅團,社團會一直做下去」,黃碧貞說,社團不申請立案,是擔心無法幫助到邊緣戶,推輔具交流是善的循環,但3人也曾擔心會不會因此擋人財路,感謝這麼多人對「東石之美」的完全信賴 ,透露有陌生人主動送東西,且一次就給3份, 就爲了謝謝管理員提供平臺,讓民衆有參與公益的機會。
餘仁杰說,社團雖熱衷公益,但努力「做小」,以關心東石人爲主,幹部成員維持3人,力求經營理念單純,「東石之美」經營至今,除受幫助民衆說謝謝,他最喜歡聽到、看到外地鄉親感謝社團,讓他們看到許久不見的阿公、阿嬤或父母,強調讓東石人關心東石事,就是經營社團不變的理念。
動員令─嘉義縣東石鄉
● 人口數:2萬1993人(2025年3月底)
● 土地面積:81.5821平方公里
● 古地名:猴樹、猴江
● 東石鄉長林俊雄的一句話:「俊興東石.雄顧鄉親」,盼各界一起行銷東石,把好產品、好風光推出去,顧好自己的家鄉、長輩,團結爲東石。
● 知名人物:阿吉仔(藝人)、李西河(臺北市警察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