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新表達
新茶飲行業對小衆水果等原料的挖掘和推廣,是消費升級倒逼供給側創新的典型路徑,在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提升新茶飲企業創新力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新茶飲通過產品創新打破了產業原葉熱泡的消費方式,打開了中國傳統茶的廣闊消費空間。
炎炎夏日,來一杯新鮮可口的現製茶飲,享受鮮果與茶湯碰撞的驚喜,已成爲不少人驅除炎熱和抵抗疲勞的優選。
近年來,新茶飲廣泛進入人們視野,從城市間坐落的各式店面到五花八門的風味口感,再到社交平臺上的各種打卡分享,新茶飲作爲日常消費市場的新寵不斷“出圈”。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約爲3547億元,同比增長6.4%,2028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
當前,新茶飲行業發展呈現哪些新變化?消費者對飲品有哪些新需求?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及相關企業。
始於奶茶
在一次性紙杯里加入奶茶粉末和椰果,再倒入開水均勻攪拌,幾分鐘後,一杯香甜可口的奶茶就可以享用了——20世紀90年代,以香飄飄爲代表的杯裝粉末奶茶風靡一時,成爲一代人記憶裡的味覺符號。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消費者對飲品的需求早已超越“便捷甜口”的基礎訴求。當粉末奶茶逐漸淡出主流視野,以新鮮、多元、健康爲標籤的新茶飲順勢崛起,重構了大衆的飲品選擇。
何爲新茶飲?是指以優質茶葉及製品爲主要原料,配以鮮奶或奶製品(淡奶、煉乳、芝士)、水果或果汁、糖、香料、穀物、草本植物、豆類、酒、二氧化碳等原輔料,經現場提取和調配混合而成的即飲茶飲料。新茶飲是傳統茶飲用方式創新化表達的產品,打破了傳統飲品的口感邊界。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杭州西湖茶食茶飲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富橋看來,新茶飲憑藉多樣化口味、健康理念、時尚包裝與社交屬性,精準契合年輕消費者需求,得以在國內市場迅速擴張,成爲現代生活中極具代表性的流行飲品。
新茶飲發展的熱潮可追溯至10餘年前:2012年,喜茶在廣東江門誕生;2013年,主打中式美學的茶顏悅色在湖南長沙開出首店;2015年後,奈雪的茶、樂樂茶等品牌相繼登場;2016年起,資本加速涌入,新茶飲賽道進入爆發期。2021年,奈雪的茶登陸港交所成爲“新茶飲第一股”;2025年,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滬上阿姨4家茶飲公司扎堆上市。
如今,這場“飲品革命”已形成龐大的市場體量。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新茶飲相關企業超30.4萬家,2025年新增1.5萬餘家。快速擴張的背後,是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新式茶飲消費者黏性強,每週購買2次及以上的比例高達87.9%。2024年,26%的消費者計劃提高消費頻率。
“新茶飲是消費需求升級、產業創新、文化傳播與技術變革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是消費方式的變革,相較傳統茶葉和奶茶,新茶飲更好喝更好玩更有趣,是一個融合了飲品、社交、文化、生活方式等多重屬性的複合型產業。”陳富橋對記者說。
觀念轉變
“以前點奶茶喝,總覺得標準糖太寡淡,必須是雙倍糖再鋪上厚厚的奶蓋和奧利奧碎纔夠味兒。”在北京工作的張悅告訴記者,那些動輒300大卡起步的“快樂水”曾是她加班時的標配。
但這種“甜蜜依賴”的代價在體檢報告上逐漸顯現:空腹血糖臨界值偏高,腰腹的贅肉怎麼也減不掉,連帶着皮膚也總泛着油光。在學習了合理膳食的相關知識後,張悅逐步意識到自己飲食結構的問題,並開始了她的“控糖生活”。
“我現在買茶飲的時候,會刻意選擇0卡糖、去冰、去奶蓋等選項,而且特別偏愛一些新鮮蔬菜水果製成的茶飲,以確保每日攝入的食品既營養又健康。”張悅告訴記者。
事實上,隨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深入推進和實施,國民營養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健康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優化需求日益迫切。消費者對現製茶飲的需求正發生深刻變革,更加註重飲品的營養健康屬性。
羽衣甘藍是近年來蔬菜界的“網紅”產品,因其具備營養價值高、低熱量等優點,深受消費者和新茶飲企業的追捧。
去年7月,喜茶推出了以羽衣纖體瓶爲代表的超級植物茶系列產品,其中羽衣纖體瓶在一度熱銷至斷貨的情況下,單月銷量仍高達350萬杯。喜茶公共傳播中心總經理程浩介紹,羽衣纖體瓶將新鮮的羽衣甘藍與紅富士蘋果、黃檸檬、青提等水果和綠茶茶底、奇亞籽融合,爲消費者帶來更爲輕盈的體驗。
爲了確保原材料的綠色健康,喜茶還深入上游茶葉、水果、牛乳等原料產地,以嚴格標準把控原料的種植和生產過程。目前,喜茶在全國各地茶葉核心產區甄選了12000畝優質茶園,在全國各優質產區佈局了桑葚、芒果、陽光玫瑰青提、葡萄、楊梅等鮮果超萬畝訂單農業合作果園,並推出新茶飲行業首款獲得無抗無激素產品認證的源牧3.8牛乳。
前不久,奈雪的茶聯合新華網、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發起了鮮果茶“不加糖 天然營養+”計劃。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介紹,企業圍繞計劃內容推出多款“輕養鮮果茶”。其中,“66顆藍莓桑葚酸奶昔”加入藍莓、桑葚、樹莓、千億活菌酸奶等多款營養食材。
“桑葚和藍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緩解視疲勞、促進免疫調節。配合酸奶攝入可促進花青素吸收,酸奶中的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羣、補充蛋白質,雙效協同助力健康。”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董文翠說。
“新茶飲行業對小衆水果等原料的挖掘和推廣,是消費升級倒逼供給側創新的典型路徑,在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提升新茶飲企業創新力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新茶飲通過產品創新打破了產業原葉熱泡的消費方式,打開了中國傳統茶的廣闊消費空間。”陳富橋告訴記者。
傳承創新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新茶飲作爲茶文化的一種現代傳承形式,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茶的需求,還通過創新方式將茶文化推向了更廣泛的羣體。
“新茶飲的崛起是茶飲從配角迴歸主角的歷史必然。”陳富橋認爲,當茶與現代飲品深度結合,並通過場景創新融入都市生活,消費活力被很好地激發出來。
實際上,新茶飲已成爲當代年輕人認識、傳播傳統茶文化的窗口。什麼是綠茶、黃茶、白茶?哪個是青茶、紅茶、黑茶?不同季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這些知識潛移默化地進入消費者的腦海,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發佈的報告顯示,46.9%的年輕人表示在新式茶飲消費過程中認識了更多中國傳統茶,54.68%的人感受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強大魅力。新茶飲的發展給中國傳統茶年輕化提供了有效的實現路徑。
日益濃厚的茶文化氛圍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2013年,茶顏悅色起步於長沙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門店。10多年來,茶顏悅色秉持“中茶新做”理念,將意式咖啡的萃取方式融入中國茶的製作,堅持每一杯鮮茶現調現萃,保留鮮茶最適宜的口感。
以茶爲媒,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中國傳統文化。茶顏悅色推出的“名畫奶茶杯”系列,將《千里江山圖》《百花圖卷》《瑞鶴圖》等古典名畫融入奶茶杯設計,讓消費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不一樣的視覺衝擊。
“太驚豔了,喝奶茶喝出了穿越的感覺。”“每一杯奶茶都是一件工藝品,喝完茶杯都捨不得扔。”不少消費者在排隊購買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茶顏悅色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劉巧芳告訴記者,茶顏悅色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通過打造定製化概念店等方式,將茶文化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如“翻書閱嶺”新華書店聯名店將茶飲與閱讀相結合,打造出一個集文化、休閒、閱讀於一體的空間,爲消費者提供了獨特的消費體驗。
如何讓新茶飲更好面向市場?陳富橋建議,可以以新茶飲爲橋樑,引導消費者瞭解中國茶。例如在新茶飲門店設立傳統茶體驗區,讓消費者觸達中國茶。同時,鼓勵新茶飲品牌與知名茶產區、老字號茶企或非遺製茶代表性傳承人合作推出限定產品,打造一批創新傳統茶館業態。此外,發揮中國傳統茶品類豐富、區域特色明顯的特點,通過新茶飲讓更多藏在深山的好茶走進消費者茶杯。(經濟日報記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