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劃法連江縣分配款反減 縣長王忠銘批離島被矮化

新財劃法出爐,連江縣分配款反減,縣長王忠銘批離島被矮化。記者蔡家蓁/攝影

新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原本被視爲離島財源增加的契機,卻讓連江縣陷入「不增反減」的窘境。財政部依新版,連江縣115年度統籌分配稅款僅得7.13億元,比今年修法前的7.23億元還少,連江縣縣長王忠銘今天在獲知後深表不滿,立即致電立委陳雪生在立法院召開會議,協助解決分配稅額不公情事。

王忠銘在獲悉消息後,氣憤表示「這根本不公平」,立即致電立委陳雪生,安排9月2日於立法院與國庫署召開會議,並將邀集縣議會共同出席,向中央爭取公道。他強調,統籌分配稅款的立法初衷是「調劑地方財政盈虛、促進均衡發展」,然而新制實施後卻讓連江縣財源雪上加霜,「這完全違背修法原意」。

縣府財政稅務局長陳歲金指出,修法過程中雖明訂離島縣市應有2.5%保障額度,但財政部計算時卻將分母與本島縣市混算,導致19縣市分食了原屬於離島的保障款額度。

王忠銘痛批,真正公平的算法,應該是離島三縣(澎湖、金門、連江)人口與面積加總後,再行分配;其他縣市則另行計算,否則離島等於被矮化!

依縣府統計,114年度連江縣統籌分配稅款7.23億元,再加上13.27億元的一般性補助款,合計約21億元,可作爲推動各項建設的自主財源。但新財劃法實施後,115年度僅剩7.13億元,其餘必須仰賴中央補助計劃申請,不僅限縮施政彈性,甚至可能被迫舉債支應基礎建設。

縣府擔憂,新制雖讓全國多數縣市受惠,但連江縣卻未分得好處,反而與其他縣市的財源落差進一步擴大。王忠銘強烈呼籲中央重新檢討離島計算方式,建議比照鄉鎮分配模式,以「離島三縣人口及面積總數」作爲分母,並在必要時平均分配或依財力等級比率(3:2:1)分配,否則離島的生存與發展將難以爲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