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離島!國民黨財劃法「分母寫錯」雲林少27億 藍縣市長哀鴻遍野
▲立法院當時否決財劃法覆議案。(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國民黨、民衆黨去年在國會聯手強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喊話要保障地方財源,相關財源增加超過4千億,卻有縣市越修錢越少,然而,藍白修訂《財劃法》時,分配公式將分母寫錯,導致連江分配款不增反減。除連江外,現在又發現有10縣市同樣拿得較預期少,光雲林就少27億,雲林縣長張麗善就氣得痛罵中央泯滅良心,「難道要讓地方政府斷炊嗎?」。但此事起因於藍白修法時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的90.5%分給本島19縣市,還特別註記「不含離島」,但分母又寫成全國22縣市,導致出現數字落差。對此,藍營反嗆中央修法時爲何未提醒,想卸責在野黨?
若按照最新版財劃法計算,全國明年度以臺北市獲配逾新臺幣1149.2億元居冠、人均可分到4.6萬元,但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人均分不到2.4萬元;且因新版財劃法公式問題,反而導致連江縣統籌分配款明年呈負成長,國民黨籍連江縣長王忠銘、立委陳雪生也急着找上財政部陳情,最後,中央決定先幫連江縣彌平差額至持平。
當初藍白新版《財劃法》,爲離島保障,把澎湖、金門、連江3個離島縣的統籌分配款獨立出來,相關指標不與本島各縣市比較,若依此方式試算,馬祖分配款會從原本的7億暴增到33億。但藍營修法時,分配公式的分子仍然是3離島縣的人口、土地、所得能力以及縣府的罰鍰、規費收入等當指標,計算公式中的分母卻仍用全國當指標,造成連江縣的中央統籌分配款不增反減,而澎湖和金門雖然有增加,也拿不到預估金額。
不僅是離島,新版《財劃法》16-1條要求中央政府,要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的90.5%分給本島19縣市,還特別用括弧寫「不含離島」。結果分子是本島的19縣市,分母又寫成全國22縣市,導致相較試算的預期分配款,基隆少2億、新竹縣少7億、彰化少7億、雲林少27億、嘉義縣少6億、嘉義市少2億、花蓮少14億。修法後雖藍營成功從中央「挖出」超過4千億,但因公式出錯有超過345億「不知道分給誰」,中央不能用、地方也沒得分。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日前坦言,因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公式矛盾,目前有超過300億元無法完成分配,中央要給錢、也給不出去,得重新修法。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證實,將邀縣市長討論財劃法議題。
爲此,藍營卻反嗆,財政部、行政院明知有如此顯而易見的失誤卻未提醒,如今卸責在野黨,最廢賴政府?若有疑問當初爲何不提出問題?立法院審議在野黨財劃法版本時,均已試算出各縣市分配額,當時行政院、財政部等都未提出公式問題。
但事實上,在行政院2月對財劃法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時,財政部就曾在覆議理由中點出,這部分應該是計算錯誤,分配公式內容矛盾,將導致離島相關分配額越來越少。但國民黨、民衆黨仍否決政院覆議案。
而各縣市首長也對新版財劃法不甚滿意,對於公式錯誤,臺中市長盧秀燕則批評行政院應痛改前非。雲林縣長張麗善也怒批,這個中央政府實在很糟糕,集權又集錢,泯滅良心,想方設法苛扣地方財源,「難道要讓地方政府斷炊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痛批,陸續有地方反映獲配的統籌稅款比預期少,照理講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中央不曉得又在動什麼手腳?中央應依法行政,否則是繼續搞對抗。
國民黨籍彰化縣長王惠美則坦言,行政院公佈的統籌分配款數額跟彰化縣原預算短少七億元,「這是公式計算造成的錯誤」,行政院會邀集各縣市政府充分討論、屆時縣府也會充分說明財政狀況,要求中央務必補足差額、以利縣政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