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改善行人號誌 事故率降14%

新北市截至目前行人早開、專用時相已達1027處。記者葉德正/攝影

爲擺脫「行人地獄」標籤,各縣市推動行人早開或行人專用時相。新北今年目標將新增行人早開200處、行人專用30處,拚年底目標達陣,改善後路口事故率平均下降14%。北市行人專用有266處、行人早開1536處,北市交控中心說,北市號誌化路口設置比率是各縣市之冠。

新北交通大隊統計,新北今年1到7月行人事故死傷數2028人,與2023年的1564人、2022年的1587人相比,呈現上升趨勢,行人安全刻不容緩。

新北交通局指出,行人專用時相在行人綠燈與行車綠燈會分開亮行,各方向行人綠燈集中在同一時間;行人優先時相則是同方向的人、車燈號轉綠燈時,行人綠燈號誌會提早5至10秒開啓,當行人走到路中間時,才換車行綠燈起步,增加行人能見度,提高駕駛禮讓行人可能性。

依照交通部公佈全國目標,新北規畫新增行人早開200處、行人專用30處,截至今年8月底,已新增行人早開80處、行人專用27處,全市現況累計達1027處。

行人專用與行人早開時相,主要針對大衆運輸場站、公園、醫院、學校周邊路口,以及行人多事故路口優先評估。今年剩4個月,距目標還有120處要完成,交通局專委林昭賢說,有信心能完成目標值。

交通局指出,不少重要路口已完成行人早開與行人專用時相,以新莊中央路與中平路口、板橋合安路與大觀路口爲例,實施後事故率下降14%,民衆普遍有感。

新北議員江怡臻常牽孩子過馬路,她說,行人早開時相有利於行人安全,應持續推動智慧化交通,包括深夜紅綠燈號誌等規畫。議員黃淑君也支持行人早開與專用時相,她建議,早開秒數要根據各路口特性調整,透過科技與大數據計算,避免造成路口回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