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防汛演習 智慧監控水情
新北市水利局4月30日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辦理「防汛演習」,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臺運用及災後搶災等。(王揚傑攝)
新北市水利局4月30日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防汛演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視察,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臺運用及災後搶災等。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山、有海、有河川,災害樣態多元,只有透過不斷強化防汛作爲,才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市民生命財產損失與市民生活上不便。
演習假想新北市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降下豪雨等級雨量,石門及翡翠水庫多次泄洪,加上東北季風南下與颱風外圍環流形成共伴效應,導致東北角降下超大豪雨,金山地區溪水暴漲多處傳出災情,市府各相關單位依防汛應變機制逐一完成演練,參與演練人員動作確實到位。
侯友宜視察後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降雨已成常態,水利局結合AI智慧科技,有全國最完備的防汛應變機制,從平日監看水情、災情整備、災中應變到災後搶災,利用智慧防汛平臺超前部署,縮短應變時間1至2個小時。
此外,平日除了24小時監看各項水情資訊,若天氣風險公司於上午11時預報新北市降雨每小時40毫米機率達51%以上,水利局即啓動「強三應變機制」,請公所檢查低地排水設施、學校內透水保水排空及抽水站啓動預抽,人員監看水情資訊及警戒熱區監視器。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明,智慧防汛平臺整合天上降雨到地下水位全面水情資訊,1支手機就能掌握。今年新增2項功能,積淹水熱點CCTV監視器AI視覺辨識,可利用雨絲影像辨識降雨強度,領先中央雨量資訊16分鐘以上,爭取更多預警時間。另爲重力閘門啓閉推播,提醒操作人員達警戒水位時進行水門啓閉,避免河川水位排入市區。
水利局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新北市防汛運用智慧科技預報、警示,搭配智慧防汛平臺決策,結合各項防災機制,有效增加防災效益,減少災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