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堅:供應鏈是否有大變化看中美 顏益財:臺灣企業可以應對關稅
▲謝志堅認爲供應鏈是否出現大變化,主要還是要看中美關稅協商結果。(圖/取自洛杉磯港官網)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臺美關稅協議即將出爐,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關稅問題除了看稅率,還要看附帶條件;臺灣對美輸出貨量不多,未來供應鏈是否出現大變化,主要還是要看中美關稅協商結果。臺驊控股創辦人顏益財則認爲,臺灣的稅率如果給15%是滿分,20%中等,再高就不及格,而臺灣企業韌性很強,可以應對關稅問題的。
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估計全球經濟將衰退,全世界重新重置,秩序會大亂;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型攬貨公司董事長則指出,美國市場需求還在,他看貨櫃船運市場前景還好。
謝志堅指出,臺灣被美國收多少稅率對貨櫃船運市場影響不大,船公司是跟着供應鏈走的,估計現在每一家船都在策畫接下來如何根據市場變化安排船隻航行路線,而在中國的關稅沒確定前,就無法掌握市場走向,如果中國關稅被訂得很高,美國進口商的訂單就要轉向,市場是否大規模重分配,供應鏈是否大移轉,都還要等中美關稅最後結果。
對於臺灣面臨的關稅問題,顏益財認爲,對美國開放汽車零關稅影響不大,開放農產品影響也是很有限,因爲臺灣人不喜歡開美國車、偏愛日本及歐洲車,另臺灣人講求美食,美國農產品在臺灣市場發展有限。他估計關稅問題短期會造成巿場震盪,第四季過後就沒有什麼影響力,市場供應鏈自動會調節。
他指出,如果關稅比日、韓高,競爭力是否輸給日韓要看產品,半導體及蕊片、AI components就沒有影響,買方肯定會吸收增加的關稅,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本來就應該被淘汰,商場上本來就是很現實的,臺商很厲害,韌性很強,臺灣不能做就移到國外去做。
而且川普的政策隨時會變,說不定九月份、十月份隨時都會調整。另美國自己內部通膨問題也很嚴重,川普只要民調下來肯定會重新調整調降關稅,其實大家對關稅問題真的反應過度了,而且優良的企業本來就應該做好抗各種風險的措施,只要公司體質夠好,就不怕市場有什麼變化,更何況美國人還是要消費的。
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則指出,外銷產業都會遭到關稅打擊,所以如果傳統產業沒有競爭力的就會走向關門命運,有特別創新產業的還可以生存,美國就是要掏空對他們逆差的國家,全世界經濟會因而遭受衰退的結果,衰退之後利率下降,全世界重新重置,估計是世界秩序大亂局面。
不過美國市場有些民生用品還是會照常出貨,電商也會照常出貨,只是出口地會因關稅而更改,大陸的品牌工廠早已外移到其他國家,8月份就可以從船公司的貨載看出供應鏈實際變動狀況。
年營業額上百億的一家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則指出,陸商外移,等於美國以外其他地區貨載會增加,而美國市場需求還在,所以他認爲貨櫃船運市場前景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