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喊「公開臺美談判資訊」 警告1件事比關稅更衝擊
8月1日關稅大限逼近,臺美關稅遲遲未出爐,加上美國針對包括半導體與藥品等戰略性產業的232調查結果也將出爐,可能實施個別關稅,引發臺灣廠商與投資人憂心。(圖/shutterstock達志)
8月1日關稅大限逼近,臺美關稅遲遲未出爐,加上美國針對包括半導體與藥品等戰略性產業的232調查結果也將出爐,可能實施個別關稅,雙重衝擊引發臺灣廠商與投資人憂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爲,232的衝擊可能更甚於關稅。同時,謝金河也喊話公開臺美談判適當資訊,讓大家做好準備。
謝金河於臉書分享看法,謝金河表示,「大罷免前成爲政治攻防的關稅可能即將攤牌,不是趙少康說的民進黨政府故意蓋牌,可能是臺灣有一些堅持,不讓步,讓關稅談判進展緩慢,但臺灣可能會比南韓,印度早一點達成恊議。」
謝金河認爲,臺灣可能不會有太多談判空間,「不管多會談判,不開放市場一定會迎來高關稅。這次川普出訪蘇格蘭,在機場盛讃澳洲開放美牛,其實也是說給其他國家聽的。」
謝金河建議談判團隊應該適當公開資訊,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謝金河說:「其實適當揭露一些資訊,例如,美方要求我們讓哪些?會對什麼產業帶來衝擊?政府會有哪些相應救濟措施?大家若能一起參與,一旦撞擊來了,大家比較會有心理準備。」
即使如此,最終還是得看川普的臉色,謝金河強調,「關稅一定是川普說了算,從不假手他人。還有,關稅不會一槍斃命,一定有討價還價空間。」
臺灣面臨關稅與232調查衍生的關稅雙重衝擊,謝金河認爲,232的衝擊可能更甚於關稅,接下來是大家引頸期盼的放榜時刻。
◎免責聲明:本文爲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