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AI搶飯碗!臺灣「這些行業」不會AI 工作恐不保
104人力銀行今日發佈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使用AI比例隨世代遞減。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人才市場出現新挑戰。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表示,AI已逐漸成爲各大產業的基本職能,電子資訊半導體、金融、製造及零售業的人資、行銷、企劃職缺,已開始要求應徵者具備AI工具應用能力。
AI是否取代部分職缺,鍾文雄指出,雖然過去美國曾將會計、客服、不動產仲介、律師列爲AI衝擊高的職業,但臺灣尚未出現明顯裁撤潮,反而更在徵才標準上,增加需要會使用AI技能等基本要求。
不過隨着生成式AI普及,求職者大量使用AI撰寫履歷,鍾文雄指出,企業需花更多時間辨識人才真實能力;但若AI應用得宜,反而能讓履歷更完整,但最終錄用關鍵仍在證照與技能。
104人力銀行今日發佈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使用AI比例隨世代遞減,八年級後有80%用過,七年級54%、六年級38%、四、五年級22%。最常用情境爲文檔編寫47%、報告生成44%、創意設計25%。其中,七年級生最積極,35%計劃擴大使用;但也有人因數據隱私31%、準確性低25%、主管不接受16%而打算減少使用。
除AI外,報告也揭露職場文化變化。45%上班族曾「安靜離職」,卻有38%認爲主管忽視此現象,顯示勞資對工作態度認知落差擴大。鍾文雄指出,企業在招募、培訓、留任三大面向面臨痛點:平均需1個月才能找到適任員工,且新人「快閃」比率高,建議更透明揭露薪資、建立導師制度、主管定期回饋,並將訓練與績效綁定,以提升留任率。
在職場價值觀方面,Z世代更重視工時彈性與氛圍,假日臨時出勤若無補休,將引發反彈;甚至4、5年級世代,也開始在意人際互動與職場體驗,疫情後更要求團康活動,提升同仁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