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突現身歐洲議會向 IPAC 演說 外媒:罕見之舉 恐惹北京報復
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活動上發表演講。美聯社
副總統蕭美琴7日罕見訪問比利時,並在歐洲議會舉行的議員會議上發表演說。路透指出,此行是臺灣近年積極深化與歐洲關係的重要一步。
Euractiv報導,蕭美琴此行爲歐洲議會議員「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歐盟共同主席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與庫塔(Bernard Guetta)邀請,抵達歐洲議會前不久纔對外公佈。中央社報導,蕭美琴向IPAC年度峰會峰會發表專題演說,強調國際體系的完整性和全球繁榮,仰賴一個強大而自由的臺灣。
路透報導,臺灣在歐洲唯一擁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是梵蒂岡,但英國、法國、立陶宛、波蘭等國仍無視北京抗議,允許臺灣現任或前高階官員訪問。雖然外交部長雖偶爾會訪問與無正式邦交的歐洲國家及其他地區,但像副總統這樣的高層級官員出訪仍相當罕見,因爲可能引發中國報復接待的國家。
報導提到,前總統蔡英文預計下週前往德國柏林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外交部長林佳龍9月兩度赴歐,先後訪問奧地利、捷克、波蘭和義大利。林佳龍本週表示,這是爲了加強與歐洲的關係,外交部已成立歐洲工作小組。
總統府表示,蕭美琴此行由林佳龍陪同。中國駐歐盟使團未立即迴應媒體的置評請求。南華早報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是否事先知情。IPAC峰會以「會員活動」名義登記,而非議會主辦活動,因此不需要事先批准講者。
Euronews報導,歐盟成員國與大多數國家一樣,沒有與臺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遵循「一箇中國」政策。不過,歐盟與臺灣共享民主價值觀,並維持密切貿易關係,也反對中國以任何形式動用武力解決與臺灣的爭端。這場活動共有來自約二十多個國家的約50名議員出席,由於安全顧慮極高,蕭美琴行程與演講在出訪前均秘而不宣。儘管蕭美琴並未正式在整個歐洲議會發表演說,但仍可能激怒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