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媒說明賴17條 蕭美琴:因應中共軍演、滲透臺灣社會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與外媒記者對談活動。(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今(18日)下午出席臺灣外國記者會對談活動,分享臺灣在全球動盪局勢中的政府治理與各項優先政策。談及兩岸議題時,蕭美琴說,軍事恫嚇只會適得其反,剝奪兩岸人民追求成長與繁榮的機會;遺憾的是,除了解放軍的軍事演習外,中共也積極滲透、破壞與分化臺灣社會,因此賴總統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

蕭美琴今出席臺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與蕭美琴副總統對話」活動。她談到,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強化國防及全社會韌性,過去2周大家都見證了同步進行的城鎮韌性演習與漢光41號演習,也注意到政府在國防戰略上進行以軍事現代化及全社會韌性爲基礎的改革與整合。

蕭美琴說,臺灣的軍事改革着重於打造具實力、可信賴並能迅速應對威脅的部隊。這不僅意味着投資硬體裝備,更包括作戰準則、戰備狀況以及人力素質的提升。

蕭美琴指出,政府已將國防預算提升至歷史新高,重點包括不對稱作戰能力、聯合作戰與兵力整合、後備部隊的現代化、恢復義務役並強化訓練及   投資本土國防產業。

「然而,現代安全威脅不僅限於戰場。」蕭美琴說,臺灣正面臨多面向的挑戰,包括網路攻擊、假訊息、供應鏈中斷與經濟脅迫。因此,總統賴清德所領導的政府正致力於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體系。

蕭美琴說,政府透過多種整合方式來推動此一目標,包括民防訓練、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戰略物資儲備、通訊韌性、避難設施、金融韌性、網路安全等各面向。該目標是在強化社會團結、準備和韌性,不僅着重在嚇阻威脅,也強化應對頻繁天然災害對社會造成損害的能力。

談及「兩岸政策」,蕭美琴指出,政府堅持以有原則與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兩岸關係。賴總統已多次重申我國政府致力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的承諾,「臺灣人民愛好和平,是世界上最友善、最慷慨的民族之一,不尋求衝突,也不會挑釁對抗」。

蕭美琴說,正如賴總統在就職演說所提,已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對等與尊嚴重的基礎上,與臺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數十年來,臺灣人民與企業爲中國的成長與繁榮做出貢獻,而這一切只有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才有可能實現,「軍事恫嚇只會適得其反,剝奪兩岸人民追求成長與繁榮的機會」。

蕭美琴表示,遺憾的是,除了解放軍的軍事演習外,也觀察到中共積極滲透、破壞與分化我方社會的行動急遽增加。

蕭美琴說,爲了捍衛我國民主與社會凝聚力,總統針對中共運用混合手段企圖削弱我國並破壞現狀的行徑,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捍衛穩定的現狀是我們的選擇,不是因爲比較容易,而是這樣纔是負責任並符合區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