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臺灣之盾」偵攻一體 打造混合防禦盾牌

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臺灣之盾」的概念,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圖爲蕭美琴今天出席「第13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記者胡經周/攝影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國慶演說表示,將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臺灣之盾」的概念,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sensor-to-shooter),要打造一個混合防禦盾牌。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Chris Brown專訪。對於臺灣之盾將如何運作、如何籌措經費?蕭美琴表示,多年來,臺灣與最重要的安全夥伴,也就是美國,一直就「不對稱作戰系統」進行討論,並已達成共識,將持續聚焦在這些領域。

蕭美琴說,現在,總統提出「臺灣之盾」的概念,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sensor-to-shooter),除了整合不同系統,更導入先進軟體與新技術,打造一個混合防禦盾牌。中國也在新興軍事科技上投入巨資,這當然將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但我們仍將堅決捍衛臺灣。因此,這項必要的投資不僅能讓臺灣人民安心,也能讓全世界相信,維持臺海和平至關重要。

被問及中國機艦頻繁越線,行動具侵略性。「貴國政府目前對中國軍事威脅有何最新評估與可能時間表?」蕭美琴說,衆所周知,中國正投入鉅額資金強化軍力,在臺海周邊進行越來越具侵略性的軍事演習,這不僅影響臺灣,也影響鄰近國家與南海地區。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許多因應措施。

蕭美琴表示,我們要提高對國防的投資,以確保透過實力維護和平。其次,我們與國際夥伴合作,採取整合嚇阻策略,提醒中國領導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爭不是選項,衝突沒有贏家。所謂灰色地帶威脅,指的是未達戰爭及衝突的程度,但仍具威脅性、破壞穩定的行爲。這些行爲包括中國在我們海域、領空及防空識別區內的各種侵擾,也包括資安侵擾攻擊、政治干預及假訊息操作,還有外交孤立、法律戰、政治戰與多層次的認知戰。不過這些技倆不只針對臺灣,也被用於其他民主國家與地區。她認爲,民主國家還能做更多努力,強化我們的制度,協助彼此因應這些灰色地帶威脅。

至於是否擔憂臺灣會不會淪爲美中貿易戰中的談判籌碼?蕭美琴說,臺灣與美國的貿易伙伴關係也非常穩健。我們關鍵產業之一的半導體與晶片產業一直都與美國及矽谷保持合作。他認爲,隨着隱私與安全議題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越來越重要,臺灣製造業及所有支持美國製造業和美國人工智慧領先地位的零組件都具此附加價值。「我相信,我們的夥伴關係非常穩固,並將持續深化」,也希望我們的討論能真正聚焦於夥伴關係的優勢,並繼續朝此方向進行。

是否擔心美國可能會在更廣泛的貿易談判中退讓,以滿足中國的要求,使臺灣淪爲交易的籌碼?蕭美琴說,中國從未停止在國際場合中提出臺灣議題及其主張,當然這個議題數十年來不斷被提及。不過,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對臺政策向來一致,現任川普政府及其官員也不斷重申此立場。這項政策仍然是臺美夥伴關係堅實、穩定且一致的架構。畢竟,維持臺灣的自由、安全與穩定,是整個印太區域穩定的重點。因此,臺美夥伴關係對雙方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