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臺灣之盾」 蕭美琴:「偵攻一體」 涵蓋全臺防空系統

蕭美琴(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面對中共侵擾,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必須採取許多因應措施,除了提高國防投資,並與國際夥伴採取整合嚇阻策略,提醒中國「戰爭不是選項,衝突沒有贏家」。至於賴清德總統提出的「臺灣之盾」,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除了整合不同系統,更導入先進軟體與新技術,打造一個混合防禦盾牌。

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Chris Brown專訪,針對臺加經貿合作、臺美中關係、半導體產業、國防及認知戰等議題進行迴應。

對於中國機艦頻繁越線,政府目前對中國軍事威脅有何最新評估與可能時間表?蕭美琴重申,我們在安全領域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防止衝突發生,我們的目標是嚇阻。世界各地的衝突提醒我們,不能將和平視爲理所當然,我們必須更加強化國防。

所以,她說,時間表及相關討論都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準備與實力。衆所周知,中國正投入鉅額資金強化軍力,在臺海周邊進行越來越具侵略性的軍事演習,這不僅影響臺灣,也影響鄰近國家與南海地區。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許多因應措施。

首先,蕭美琴表示,我們要提高對國防的投資,以確保透過實力維護和平。其次,我們與國際夥伴合作,採取整合嚇阻策略,提醒中國領導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爭不是選項,衝突沒有贏家。

蕭美琴強調,我們致力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之際,也感謝世界各地的夥伴與我們合作,共同因應其他灰色地帶威脅。所謂灰色地帶威脅,指的是未達戰爭及衝突的程度,但仍具威脅性、破壞穩定的行爲。

她說,這些行爲包括中國在我們海域、領空及防空識別區內的各種侵擾,也包括資安侵擾攻擊、政治干預及假訊息操作,還有外交孤立、法律戰、政治戰與多層次的認知戰。不過這些技倆不只針對臺灣,也被用於其他民主國家與地區。

因此,蕭美琴認爲,民主國家還能做更多努力,強化我們的制度,協助彼此因應這些灰色地帶威脅。這些混合式灰色地帶威脅的複雜性和精密度正是全球各地愛好和平與自由的社會應該加強合作的理由。

對於中國抖音(TikTok)等數位平臺的影響,蕭美琴指出,這不僅是臺灣社會面臨的挑戰,也是加拿大社會和其他民主國家同樣面臨的挑戰,亦即社羣媒體的影響和衝擊。

但她說,這不僅是社羣媒體本身的影響,還有威權政府藉由這些平臺滲入我們的社會互動,其目的是在社會內部製造分化,破壞民衆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蕭美琴指出,我們看到這些手法在中國所發動的認知作戰中頻繁出現,確實令人極爲擔憂和警惕。也因此,我們正與其他民主國家合作,共同尋求對抗威權國家影響滲透的最佳作法。

她舉例,包括媒體識讀宣導活動與提升公衆意識,揭露特定計劃或平臺的操作,以及打擊假訊息。儘管這些平臺在臺灣社會具有影響力,但民衆也逐漸意識到認知作戰的問題,並理解假訊息已被當成工具,用來破壞民主社會的凝聚力。

至於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文告宣佈將發展「臺灣之盾」(T-Dome)飛彈防禦系統,未來將如何運作?如何籌措經費?蕭美琴表示,過去幾年,我們持續穩定增加國防預算。如果下一年度的國防預算案能獲得立法院全力支持,預計明年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達到GDP 3.32%,並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所以,她說,我們會持續提高國防預算,但這不只是一般支出,我們必須精準且有重點地運用新增的軍費。多年來,我們與最重要的安全夥伴,也就是美國,一直就「不對稱作戰系統」進行討論,並已達成共識,將持續聚焦在這些領域。

蕭美琴指出,賴清德總統提出「臺灣之盾」的概念,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sensor-to-shooter),除了整合不同系統,更導入先進軟體與新技術,打造一個混合防禦盾牌。中國也在新興軍事科技上投入巨資,這當然將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但我們仍將堅決捍衛臺灣。

她強調,這項必要的投資不僅能讓臺灣人民安心,也能讓全世界相信,維持臺海和平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