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專家田間會診,搶灌抗旱促春耕
新京報訊 據“通州三農”微信公衆號消息,自小麥越冬以來已有70余天無有效降水,對小麥越冬極爲不利。爲了及時監測麥田乾土層及麥苗越冬情況,做好小麥早春管理,2月12日,通州區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心聘請北京市小麥專家團隊中國農業大學王志敏教授、王俊英推廣研究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任立平高級農藝師、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周吉紅推廣研究員到通州指導小麥生產。
目前小麥越冬正常,麥苗綠葉留存比例大,僅有葉尖青枯,麥苗仍有1/3左右長度的綠葉,爲歷年同期最好;麥田乾土層厚度平均爲3-6釐米,個別地塊乾土層略厚,但莖基部硬實飽滿,無失水萎蔫現象。全區小麥仍處在越冬期,離返青生長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專家提醒種植戶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及其對小麥的影響,因苗因地因天落實好早春搶灌防寒抗旱麥田管理。
1、澆好“救命水”
如持續無有效降水或降水量無法抑制乾土層發展,乾土層厚度達到6釐米及以上旱寒影響小麥安全越冬時,要抓住回暖天氣(氣溫回升到5℃以上),及時採用噴灌澆2小時左右“救命水”,水量不宜過大,地表不能出現結冰,葉片不能出現冰凌,以消除乾土層使麥苗根莖部處在溼土安全越冬爲宜。灌溉後及時泄水,避免早晚氣溫低時灌溉管路上凍受損。
2、因苗落實開溝施肥
種植面積較大、適期播種或早播麥田、以及底肥不足地塊,可以在2月底3月初土壤化凍5~8釐米時開溝施肥,藉助返漿的土壤水將肥料融化,利於麥苗吸收利用,早發快長,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畝開溝播尿素7.5公斤左右即可。晚播麥田(主要指沒有分櫱的麥田,包括“土裡捂”和“一根針”麥田)開溝施肥會雍土埋苗,造成死苗死莖發生,不建議採取開溝施肥措施。
編輯 張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