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快評丨首日大漲43%,蜜雪冰城甜在哪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劉婧汐 廣州報道

開年最大一個IPO來了。

3月3日,蜜雪集團(02097.HK,同下文“蜜雪冰城”)正式登陸港交所,截至收盤,大漲43.21%,總市值1093億港元。

這打破了新茶飲品牌上市首日破發的魔咒。要知道,自2021年起,新消費賽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估值回調。此前,茶百道港股上市首日破發26%,奈雪的茶和古茗首日跌幅分別爲13.54%、6.44%。如今,把這三家新茶飲公司的市值加總起來,也不過是438億港元左右,還不到蜜雪冰城的一半。

這背後是,蜜雪冰城與衆不同的經營模式:門店以加盟爲主,但不參與經營抽成,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向加盟商出售門店物料(包括食材及包材)以及設備。蜜雪冰城的業務本質,是通過供應鏈的生意,把性價比玩到了極致。

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總收入裡,有97%來自“商品和設備銷售”。其中主要包括向加盟商提供門店物料(如糖、奶、茶、咖啡、果類、糧食、原料等產品及包裝材料)和設備(如冰箱、冰淇淋機、製冰機及咖啡機)所產生的收入,而加盟和相關服務的營收只佔總收入中很小的一部分。

這些物料中,至少有60%來自於蜜雪冰城供應鏈自產,而一些核心飲品食材比如說檸檬、奶粉,已經實現了100%自產。這也使得蜜雪冰城的原材料採購成本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比如2023年蜜雪奶粉和檸檬採購成本較同業分別低約10%和20%。

也正因如此,在高現金流、高成本的餐飲行業,蜜雪冰城得以實現大幅領先的毛利率。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毛利率分別爲31.3%、28.3%、29.5%以及32.4%。在茶飲行業遙遙領先。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品牌營銷費用率方面,蜜雪也是同行業中較低的存在。

正是這樣從供應鏈上摳利潤、壁壘與規模同時擴張的模式,打造了“雪王傳奇”。有業內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當今消費環境下,資本市場考量現製茶飲的價值主要是三個方面:供應鏈、高性價比、可持續發展。”蜜雪冰城至少佔了其中的兩樣。

但擴張也伴隨着風險。隨着近年來國產茶飲品牌增長迅猛,行業門店數量已遠遠超出實際需求。據記者觀察,在國內重點城市的一條購物街上,有超過2家甚至4-5家蜜雪冰城的現象絕非少見。反映在數據上,2024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平均單店飲品出杯量從上年同期17.72萬杯降至17.07萬杯,平均單店日均終端零售額由上年同期4416.3元降至4184.4元。

但是,蜜雪不會停止它的擴張步伐。招股書中,蜜雪冰城提到“將持續拓展在中國的門店網絡”。

1997年,蜜雪創始人張紅超在河南鄭州開設了一家名爲“寒流刨冰”的小店,用一臺自制的刨冰機,開啓了他的創業之路。今天,創始人張氏兄弟身價超840億港元,沉寂已久的消費賽道終於迎來了烈火烹油的一天,蜜雪冰城或許能夠乘勢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