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創新打造大學生創業項目庫

建立3個月,入庫項目1563個,成功“移送”340個重點項目——

湘潭市創新打造大學生創業項目庫

全媒體記者 付鼎臣 通訊員 齊玉

青年最具創新熱情、創新動力,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爲深入貫徹省、市關於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決策部署,今年5月,團市委主動作爲,聯合市人社局等相關單位,創新構建並滾動充實“湘潭市大學生創業項目庫”,着力打造服務青年創新創業的全鏈條生態體系。

項目庫自建立以來,已累計入庫項目1563個,成功助推340個重點創業項目精準對接園區及縣(市)區資源,其中18個優質項目在湘潭高新區成功落地孵化,青年創業夢想正加速照進現實。

王佳鑫是湖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也是湘潭特利得切削工具有限公司的創始人。3年來,她和她的團隊攻克11項專利,將硬質合金刀具的國產化夢想逐漸照進現實。她主持的“特利得-鈦材加工專用智能數控切削刀具領跑者”項目,成果入圍“湘潭市大學生創業項目庫”,經過入駐高新區、參與創業賽事等方式,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進行合作對接,與湖南常晟達成刀具銷售合作,已實現公司盈利,現已獲湖南省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並在湖南省股權交易所大創板入板。

王佳鑫的項目是“湘潭市大學生創業項目庫”成功移交的首批項目之一。針對大學生創業普遍面臨的“缺經驗、缺資源、缺平臺”等痛點難點,團市委積極整合資源,牽頭聯動相關部門單位,着力構建“發現—跟蹤—孵化—服務—落地”全鏈條服務體系,擴容優質項目“蓄水池”。

項目庫通過駐潭高校推薦、縣(市)區遴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發掘、青年創業賽事選拔等多渠道並舉,廣泛吸納涵蓋科技創新、人工智能、鄉村振興、文化創意、現代服務業等多元領域的優質項目。目前,已有340個項目因創新性突出、市場潛力巨大、團隊成熟度高被列爲重點跟蹤培育對象,形成了層次分明、儲備豐富的“青創項目池”,爲後續精準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爲確保項目庫高效運轉與精準對接,團市委聚焦制度保障,鋪設高效轉化“快車道”。團市委牽頭制定了《湘潭市大學生創業項目庫管理辦法》,對項目入庫標準、動態管理內容、出庫評估機制以及向產業園區、縣(市)區、湘潭市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的常態化移送對接機制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爲項目庫的規範化運行和成果的有效轉化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撐。依託這一高效的制度化通道,目前所有入庫項目,特別是340個重點培育項目,均已實現與目標園區、縣(市)區及創投基金資源的精準匹配與移送,有效打通了創業項目從“紙面藍圖”邁向“實體場景”的關鍵環節。

項目成功移送僅是服務的第一步,團市委將持續爲創業青年提供精準服務,持續優化項目庫管理機制,深化與各產業園區、縣(市)區、市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等主體的協同聯動,着力構建更緊密的“生態圈”。重點圍繞入庫項目發展需求,提供“一站式”精準服務,高效對接政策諮詢解讀、多元化融資支持、低成本孵化場地、資深創業導師輔導等關鍵要素資源,切實提升項目的落地轉化率與創業成功率。通過持續優化創業生態,力促更多蘊藏青春智慧與活力的創新“金點子”,在湘潭這片充滿機遇的沃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