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確指數型萬用壽險產品監管框架 力求吸引高淨值羣體
財聯社3月13日電,香港當局放寬了規定,允許高淨值個人購買一種在新加坡和美國日益受歡迎的保險產品。這種所謂的指數型萬用壽險(IUL)產品允許保單持有人將股票和債券等資產質押給保險公司作爲託管人,以代替支付現金。它滿足了追求現金效率和更大靈活性的富裕客戶的需求。 (彭博)
相關資訊
- ▣ 香港金管局就數碼資產保管服務以及銷售代幣化產品向銀行發監管指引
- ▣ 監理寬恕致壽險淨值衰落 金管會駁斥
- ▣ 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數字資產保管服務和代幣化產品活動提供指引
- ▣ 監管要求壽險公司建立人身保險產品定價動態調整機制
- 華泰人壽李明明:將根據客羣具體需求變化不斷完善保險產品和服務
- ▣ 壽險淨值衰是「監理寬恕」害的?金管會三點駁斥
- ▣ 《港股》體育用品、地產物管股遭拋售 恆指開高走低
- ▣ 首個全面明確適當性管理制度!監管發文徵求意見 禁止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於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金融產品
- 4壽險業淨值負數 利差損高達數千億元
- ▣ 頂流地段+頂級戶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爲高淨值人羣的資產壓艙石!
- 高淨值銀髮羣體“吸金效應”發酵,險企扎堆佈局高端康養社區
- ▣ 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 分紅險產品吸引力增強
- ▣ 壽險淨值危機 金管會有解方
- 壽險淨值難回升 金管會要救
- ▣ 金管會出手 解壽險淨值危機
- ▣ 《金融》監理寬恕害壽險業淨值大跌?金管會3點反駁
- ▣ 民生證券:香港Web3.0監管框架逐漸清晰 建議關注四類標的
- 壽險業淨值風暴 金管會急滅火
- ▣ 證監會期貨監管司:積極引導產業運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 促進航運指數期貨功能逐步發揮
- ▣ 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徵求意見稿)》
- 匯損慘重6大壽險求救 遭金管會明確拒絕
- ▣ 淨值風暴引發壽險業「內鬨」 國泰金:支持資產重分類
- ▣ 壽險業面臨淨值保衛戰 壽險公會提3點聲明
- ▣ 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 壽險業資產增淨值反降 保險局訂輔助指標「達不到要增資」
- 香港海港城情.尋巧克力開跑 巨型下午茶三層架吸晴
- ▣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
- ▣ “接管數字世界”的AI,需要適配怎樣的監管框架
- ▣ 英格蘭銀行副行長Sarah Breeden:金融監管機構應不斷自我檢視,以確保監管框架可有效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