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琚製藥等3家藥企因壟斷行爲被罰,津藥藥業四度“上榜”

近期,因涉嫌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壟斷,3家醫藥企業相繼被罰。5月6日,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琚製藥)發佈公告,公司因與具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經營者,就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所實施的一系列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被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開出罰單,罰沒款合計1.95億元。加上此前因類似行爲被處罰的津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藥藥業)、擬被處罰的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環藥業),3家企業因壟斷合計被罰沒3.25億元。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已是津藥藥業近年來第四次因壟斷行爲被處罰。

仙琚製藥處罰最重

5月6日,仙琚製藥發佈公告,近日收到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決定書》顯示,仙琚製藥與具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經營者,以壟斷協議形式變更、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價格,排除限制了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銷售領域的競爭,違反了《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屬於達成並實施“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壟斷協議的行爲,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此外,張宇鬆作爲仙琚製藥主要負責人,在本案中負有個人責任 。根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爲,沒收違法所得2374.67萬元,並處2023年銷售額8%的罰款1.72億元,罰沒款合計1.95億元。同時,對張宇鬆處罰款60萬元。在4月份披露的2024年年報中,仙琚製藥就提及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對其作出行政處罰一事。

一同被處罰的還有另外兩家上市公司。津藥藥業、聯環藥業近期也披露了相關內容。其中,津藥藥業被沒收違法所得4276.44萬元,並處2023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1.32億元,結合寬大情形,減免罰款額的80%,減免後實際罰沒款合計6919.24萬元;聯環藥業則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爲,擬沒收其違法所得1789.92萬元,並處2023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6162.72萬元,結合寬大情形,減免罰款額的30%,減免後罰沒款合計6103.82萬元。聯環藥業表示,公司已提交行政處罰聽證申請,收到正式處罰決定書的時間及最終罰沒金額尚存在不確定性。

從《決定書》的表述不難看出,仙琚製藥的處罰最重。根據《反壟斷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確定罰款數額考慮行爲的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和消除違法後果、配合程度及停止違法行爲情形及其他有關情形。津藥藥業、聯環藥業兩家企業的處罰書中均提及了“寬大情形”,並有不同程度的罰款額減免,針對仙琚製藥的《決定書》中則未見上述內容及罰款額減免。

罰款額度直接影響了幾家公司的業績,佔到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的50%左右。對仙琚製藥而言,地塞米松系列皮質激素類藥物(原料藥及製劑)爲其主要產品之一,1.95億元的罰沒款,分別佔公司2024年營收和淨利潤的4.88%、49.17%,公司也坦言,處罰對公司當期的財務報表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津藥藥業面臨的罰沒款也佔到了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的51.85%。聯環藥業方面,最終罰沒金額尚存不確定性,擬罰沒金額佔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的比例達72.53%。

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與藥品價格一度大漲

地塞米松磷酸鈉具有抗炎、抗過敏、抗風溼、免疫抑制作用,常用於過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020年10月,因白宮醫生團隊透露,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因新冠肺炎入院後曾接受地塞米松治療,該藥受到廣泛關注。作爲一種人工合成的皮質類固醇,地塞米松被廣泛用於治療多種症狀,如嚴重過敏、哮喘等,且價格低廉。

仙琚製藥披露,前述行政處罰是針對公司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間發生的業務行爲。這一時間段與國內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及製劑產品價格上漲區間基本一致。

據藥融雲統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2021年在我國院內市場的銷售規模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85.1%。隨後的2022年和2023年,這一市場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對應的市場銷售規模分別爲4.99億元、9.16億元。銷售規模的快速上漲,與產品漲價不無關係,原本價格低廉,成本不足0.5元/支左右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價格,在2022年—2023年一度上漲至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有報道顯示,2023年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在遼寧、廣西等地的價格爲30多元/支到60元/支。

國家藥監局官網數據庫顯示,目前國內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共有超過280個批准文號,生產企業衆多。一款多家企業有生產資格、且價格低廉的藥品,何以價格連續上漲?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2023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的第六批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違法典型案例顯示,貴州省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在對國藥控股黔東南州醫藥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銷售的地塞米松磷酸納注射液2022年11月購進價格0.58元/支,銷售價格0.63元/支,2022年12月購進價格0.7元/支,2023年1月起將銷售價格提高至9.8元/支,購進價格增長20.69%,銷售價格上漲高達1455.56%。該公司藥品進貨成本雖有增加但藥品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於成本增長幅度,構成哄擡價格的違法行爲。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罰款70萬元的行政處罰。

與藥品一同上漲的,還有原料藥的價格。2022年年中,國內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的單價在7800元/千克左右,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據西南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國內原料藥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地塞米松磷酸鈉價格大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價格上漲的大宗原料藥中,地塞米松磷酸鈉價格爲45000元/千克,同比上漲260%,漲幅居首。

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部分藥企在高額利潤誘惑下,抓住市場監管的漏洞,通過壟斷等手段控制市場供應,從而導致藥品價格上漲。相較於衆多的藥品生產企業,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的生產企業算不上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顯示,目前國內共有12條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登記數據,其中3條未通過與製劑共同審評審批。在剩餘的9條登記數據中,8條爲國產,津藥藥業、仙琚製藥、聯環藥業佔據半席。

津藥藥業“四涉”壟斷被罰

值得注意的是,據新京報記者統計,津藥藥業已是第四次因壟斷行爲被處罰。

最早的一次是在2021年4月。據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津藥藥業以協議形式對醋酸氟輕鬆原料藥銷售市場進行劃分,並變更、固定醋酸氟輕鬆原料藥價格,排除限制了醋酸氟輕鬆原料藥銷售領域的競爭,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屬於達成並實施“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採購市場”壟斷協議的行爲。津藥藥業因此被罰沒4402.26萬元。

到了2023年3月,津藥藥業子公司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金耀,彼時津藥藥業持有其62%股份)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天津金耀濫用在中國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場的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卡莫司汀注射液,違反了修改前的《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被罰2772.13萬元。

距離上述處罰僅一個月,津藥藥業再度披露,控股孫公司天津天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藥科技)收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醫藥科技在銷售氟尿嘧啶注射液時達成並實施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協議、達成並實施分割銷售市場協議的行爲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被處罰款2988.43萬元。

津藥藥業主要從事甾體激素類、氨基酸類原料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地塞米松系列、潑尼鬆系列、甲潑尼龍系列、倍他米鬆系列等70餘個原料藥品種,以及注射劑、軟膏劑、乳膏劑、硬膠囊劑等10餘個劑型藥品,其甾體激素原料藥國內銷售覆蓋近百個城市,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歷次被行政處罰後,津藥藥業也均表示公司進行了整改。至於爲何頻頻違反《反壟斷法》,5月6日,記者向津藥藥業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得迴應。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