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羊死了、打炮哥...【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國教盟提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公佈調查結果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教師爲科班出身 仍出現命題爭議
根據公開資料,出題的翁姓教師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具性教育相關背景。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考題部分內容來自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單元「青春『性』福頌」與「性病防護網」,但實際命題內容已脫離教材原意,反映師資專業訓練不足與教學判斷失衡。
王瀚陽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臺灣15至19歲青少女梅毒感染率十年間上升53倍,青少年淋病感染率則在12年間攀升7倍。他強調,當具專業背景的教師仍出現不當命題,恐讓錯誤價值觀透過教育系統直接影響學生,進一步造成公共健康與心理教育風險。
金城國中不當考卷爭議延燒,據瞭解,出題的翁姓老師今天起請假,靜候調查。記者蔡家蓁/攝影
調查顯示學生認爲校園性教育失衡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公佈2025年全國青少年十大關注議題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師長教導正確性觀念與尊重」列爲國中生第三大關注議題,第七名則爲「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價值觀」。
她指出,許多學生反映校園性教育內容不足、方式不當,甚至有學生表示:「這次的考題,就是老師平常上課的講法。」「幽默也有界限,當考題出現『綠茶婊』等羞辱性詞彙,等同傳遞錯誤價值觀,對正處於自我認同發展階段的國中生影響深遠,絕對不能容忍。」
李雨函認爲,從過去臺大經濟系性別歧視事件到此次命題爭議,顯示錯誤觀念已在教育現場持續擴散。
性教育課時不足 學會籲補強師資專業
臺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指出,把「性」當成低俗玩笑的戲謔方式,充滿性別歧視、嘲弄、貶低,完完全全背離了「性教育」以愛和尊重爲基礎的核心價值。
現行國中健康教育每週僅有1節課,三年總課時不到20小時,內容需涵蓋性別平等、性病防治、網路安全等多元議題,師資培訓若無法跟上,恐難應對實務需求。
她呼籲教育部正視師資養成過程中性教育專業訓練的缺口,應加強在職進修機制,並建立具備認證機制的專業教學資源,確保性教育內容正確、適齡、具尊重性。
家長羣組炸鍋 痛批「不雅詞彙能進考卷,正規教育卻不見?」
國教盟家長部主任鍾君偉表示,事件曝光後,許多家長在社羣平臺羣組表達憤怒,質疑學校未落實審題機制,反而讓具爭議性的字眼出現在段考考卷中。他指出,部分家長反映多年來校內性教育內容偏少,甚至避談,卻在考卷中看見粗俗詞語,感到難以接受。
鍾君偉認爲,這樣的落差將導致學生混淆性知識與性戲謔的界線,削弱性教育本應具備的認知與預防功能。
教育團體四大訴求 盼系統性改善
針對金門金城國中考題事件,國教行動聯盟提出四項具體訴求,呼籲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儘速處理並公佈結果:
1.立即公開調查報告與處分結果
2.檢討師資培育制度,建立性教育專業認證機制
3.納入家長參與課程設計與監督機制
4.建置青少年性健康資源平臺,補足家庭與校園教育落差
國教盟表示,性教育不是單一學科問題,而是橫跨健康、倫理、法治的教育議題,應從體制層面全面檢視與強化。
目前該案仍在調查中,金門縣教育處與教育部皆表示將依法依程序進行後續處理,教育部亦承諾將加強教師性平教育及命題素養,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