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國中考題出現歧視用字 教團轟:性教育訓練重大漏洞

▲針對國中段考考題出現「綠茶婊、精液豆漿」不雅字詞事件,國教行動聯盟怒轟,師資培育體系的性教育專業養成,有結構性問題。(圖/國教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金門金城國中健康段考試題,因出現「精液豆漿、綠茶婊、捅屁眼」等大量不雅字眼,引發網友和家長炸鍋,議論紛紛。國教行動聯盟今(12)日表示,這不僅是一位出題教師個人失誤,是臺灣師資培育體系,性教育專業養成的結構性問題。臺灣性教育學會也說,充滿性別歧視、嘲弄、貶低,把「性」當成低俗玩笑的戲謔方式,完完全全背離了「性教育」的核心價值。

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表示,經查出題當事人翁姓教師,爲國立師範大學衛教系畢業,並非其他科目教師配課教授健康教育,仍出現如此嚴重失當行爲,證明現行師資培育養成教育中,嚴重缺乏性教育專業訓練。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此次引發爭議的段考考題,據瞭解來自康軒版九年級下冊健康與體育教材第1單元第1章「青春『性』福頌」與第2章「性病防護網」。近期國教盟公佈,青少女15至19歲梅毒感染率10年成長53倍,青少年淋病12年暴增7倍,反映出臺灣性教育全面失守的現狀。

王瀚陽認爲,當專業出身教師都無法正確引導學生,錯誤的價值觀與資訊必然進入校園,青少年性病飆升的數據即爲此後果的明確證據。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表示,根據青年部2025年全國青少年十大關注議題調查,國中生第3大關注項目爲,「老師及家長教導我正確的性觀念與互相尊重」;而第7大關注項目則是,「老師及家長教導我正確的價值觀,讓我與人建立關係」。從中也發現,青少年普遍認爲目前學校的性教育嚴重不足,甚至誤導。

李雨函指出,更令人痛心的是,學生對不當考題竟未覺察有問題,表示這就是老師平日的教學內容,從前年臺大經濟系學會會長選舉政見涉及嚴重性別歧視,可知這種現象已非單一事件,而是教師長期傳遞偏頗、扭曲價值觀的結果。

國教盟家長部主任鍾君偉表示,此次金門事件一出,家長羣組瞬間炸鍋,相關貼文一夜間瀏覽破百萬,羣組中充滿憤怒與焦慮。許多家長質疑,爲何學校害怕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卻容許這些不雅詞語出現在考卷上?學生從小接受溫和有禮的教育,如今面對考題中的粗俗用語,不僅感到疑惑,也對學校教導的價值產生質疑。

臺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指出,國中健康教育每週僅一節課,三年約120節,其中性教育單元「僅約20小時」,涵蓋生殖器官、懷孕、性病防治、性別角色、親密交往、分手、恐怖情人、性騷擾、色情、網路交友等多項議題,在授課時數極爲有限下,若未能有效提升師資專業能力,將難以迴應青少年的真實需求。

國教盟提出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公開回應,包括公佈完整調查報告與處分結果、檢討師資培育制度並強化性教育專業認證、落實家長參與課程規劃,以及建立青少年性健康資源平臺。李雨函指出,「幽默也有界限,當考題出現『綠茶婊』等羞辱性詞彙,等同傳遞錯誤價值觀,對正處於自我認同發展階段的國中生影響深遠,絕對不能容忍。」

▲金城國中翁姓教師因段考命題涉大量不雅字眼遭批評。(圖/翻攝自Facebook/中國福建)

臺灣性教育學會今日也表示,對青少年而言,「性」一向是個能引發高度好奇與探索的學習主題,因此帶有性暗示的語言和髒話,常出現在青少年的次文化中,然而青少年對性議題的認知及接受度差異性極大,不應以爲使用這樣的語言風格,纔是與青少年打成一片、接地氣,這是非常危險的錯誤觀念。

學會認爲,充滿性別歧視、嘲弄、貶低,把「性」當成低俗玩笑的戲謔方式,完完全全背離了「性教育」以愛和尊重爲基礎的核心價值。這次事件深刻體認到,「性教育」有其獨特的議題敏感性,教授性教育課程的老師,需要更深化的教學專業知能與判斷力,才能適當掌握與引導此議題。

臺灣性教育學會始終主張,「性教育」是一種品格教育,也是愛的教育,主張以正向健康的方式看待「性」,而不是把「性」當作博眼球、拚流量的工具;需要專業的老師用愛與尊重的語言教導「性教育」,而不是將偏差的價值觀以低俗的文字呈現在課堂與試卷上。

面對日新月異的性教育議題,需要政府對現有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的持續投資,學會也呼籲社會大衆,不要因個別教師的不當行爲,而否定絕大多數在教育崗位上認真教授性教育課程老師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