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訊息壓力大…臺中近3年教師離職率15% 市府研議「離線權」
教育局長蔣偉民迴應,已在研議建立教師離線權指引,下班後不必即時回覆訊息。記者陳敬豐/攝影
一線教師工作壓力日增,不少人下班後還要回學生、家長甚至上司的訊息,臺中市近3年就有上百名教師離職,公費教師離職率約15%。議員呼籲,市府應正視教師過勞與心理健康的問題,保障教師課後休息,並強化諮商服務;市府迴應,已在研議建立教師「離線權」。
臺中市無黨籍議員林昊佑與國民黨籍議員黃佳恬在議會聯合質詢,林昊佑指出,近年教師離職率日增,全臺3000多所學校有將近1500個缺額,臺中市近3年則有上百名教師離職,其中公費教師離職率約15%,教師寧可賠償國家20萬元,也不願續任。
林昊佑表示,教師團體調查,國中小教師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0小時,遠超法定工時,其中更有2.5小時是下班後的工作,即放學處理公文、回覆家長與校羣組訊息,形同無薪加班;教師雖不是24小時待命,但要隨時在線回訊息,已導致教師快樂指數掉到5分,三成教師甚至不到4分。
林昊佑呼籲,市府應正視教師過勞問題,保障教師的「離線權」,下班後可以真正休息;此外,目前教育局提供的教師與教保人員諮商服務,使用人次屢創新高,去年達1873人次,今年到9月間已超過1300人次,請市府務必詳實編列預算,給予教師心理支持。
教育局長蔣偉民迴應,目前已經在研議教師離線權的相關指引,明定教師在非上班上課時段,不必即時回覆訊息;教育局也在研議如何簡化行政程序和公文作業,減輕教師負擔。心理諮商部分,已經將原本諮商次數由每年3次調高到6次,如有必要可以加到10次。
任教於公立高中的李姓教師表示,自己加入的工作相關羣組包含各班級、家長羣與學校羣組等等不下10個,家長、學生乃至上司、同事有事傳訊,基本上都要馬上回復,尤其是家長傳訊,否則隔天就等着被「洗臉」;大部分家長都是下班後纔有空傳訊詢問孩子狀況,教師勢必得利用下班時間回訊息。
李姓教師認爲,教育局有沒有建立離線權規則根本不是重點,現在也有勞基法規定的工時,但有用嗎?且規定若是「不必即時回覆」,文字上存在很大模糊空間,什麼是即時?還是要明訂幾分鐘內回覆?「乾脆每個老師發1臺公務機,下班就關機,這樣最省事」。
臺中市議員林昊佑(右)、黃佳恬(左)表示,臺中近3年已有上百名教師離職,建議市府建立「離線權」,保障教師下班後休息時間。圖/林昊佑辦公室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