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下班後也能安心休息!學生團體提「離線權」爭取權益

學生團體組成的鉛筆藍圖今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邀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臺北教育工會、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國教行動聯盟等代表出席,爲教師爭取離線權 。(林縉明攝)

學生權益高漲,但不少教師下班後仍要回復學生、家長的訊息。學生團體「鉛筆藍圖」今日自主發起爲教師爭取離線權倡議,主張教師下班後有權利選擇不回覆學生及家長來電及訊息。

學生團體組成的鉛筆藍圖今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邀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臺北教育工會、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國教行動聯盟等代表出席,爲教師爭取離線權。

鉛筆藍圖指出,近年來因應課綱調整、教育環境改變等因素,教師工作量不減反增,相較於社會上普遍重視的學生學習環境,教師成爲相對弱勢。離線權目的是爲了讓工作者於下班後有權利拒絕回覆工作相關訊息或電話,確保教師下班後妥善休息。

鉛筆藍圖表示,相信在非常緊急時教師還是會回覆,若是可以隔天上班再討論也不急的事,是否就還給教師喘息空間,達到勞逸平衡,讓生活品質更好,提升教育品質。配套措施則是由校方設緊急聯絡窗口。

葛如鈞指出,2017年法國先推出離線權,之後德國、義大利、比利時、加拿大等超過20個國家實施類似政策,臺灣應借鏡學習,現在是討論離線權的適當時機,隨時待命的狀態會造成無法好好休息,回覆訊息其實就是隱性加班,政府應想辦法保障教師離線權。

臺北市教育工會理事長李惠蘭表示,表定教師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但教師經常更早到、更晚離開,都沒有算入加班,若非緊急情況,應可透過聯絡簿等和老師聯繫,不需要在下班後用訊息聯繫,離線權的保障,可讓老師有喘息機會,建議,可明訂非緊急情況,不要在非工作時間和老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