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喘息 學生團體爲師爭離線權

由學生團體組成的「鉛筆藍圖」26日舉行記者會,總召集人傅瀚柏(中)與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右二)等人一起爲教師爭取「離線權」,還給教師喘息空間。(劉宗龍攝)

學生權益高漲,但不少教師下班後仍要回復學生或家長訊息、電話。學生團體「鉛筆藍圖」昨日自主發起爲教師爭取離線權倡議,主張教師下班後有權利選擇不回覆學生及家長來電及訊息。而高教工會昨公佈大專校院職場霸凌樣態問卷調查結果,僅2成3比例的受害者願提出霸凌通報或申訴,未通報原因主要擔心被報復或自認沒幫助。

近年來因應課綱調整、教育環境改變等因素,教師工作量不減反增,相較於社會上普遍重視的學生學習環境,教師成爲相對弱勢。離線權目的是爲了讓工作者於下班後有權利拒絕回覆工作相關訊息或電話,確保教師下班後妥善休息。

學生團體組成的鉛筆藍圖昨天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邀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臺北教育工會、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國教行動聯盟等代表出席,爲教師爭取離線權。

臺北市教育工會理事長李惠蘭表示,表定教師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但教師經常更早到、更晚離開,都沒有算入加班,若非緊急情況,應可透過聯絡簿等和老師聯繫,不需要在下班後用訊息聯繫,離線權可以讓老師有喘息機會。

鉛筆藍圖總召集人傅瀚柏說,相信在非常緊急時,教師還是會回覆,但若是可以隔天上班再討論也不急的事,是否就能還給教師喘息空間,配套措施則是由校方設緊急聯絡窗口,達到勞逸平衡,進而提升教育品質。

高教工會昨公佈大專校院職場霸凌樣態問卷調查結果,在577名填答者中,約3分之2表達曾遭遇疑似霸凌或不法侵害,僅2成3比例的受害者願提出霸凌通報或申訴。85%的加害者爲主管職,其次則爲同系所或同單位人員。受害者不願通報,在於擔心被報復,或認爲通報沒幫助。

教育部迴應,目前正在討論修正「大學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劃(範本)」,之後會收集相關部會、專家學者與學校代表意見,以完備相關內容,並將儘速完妥範本修正,公告各大學參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