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增長神話”遇阻?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利潤雙降
北京時間7月24日,特斯拉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當季營收爲224.96億美元,同比下降12%;淨利潤爲11.72億美元,同比下滑16%。
面對傳統汽車業務增長乏力的現狀與全球政策環境的變化,特斯拉正將籌碼押注於AI自動駕駛與儲能新賽道。然而,市場對於特斯拉轉型成效的預期正受到來自業績波動、技術突破難度等多方因素的考驗。
消費者正在特斯拉門店挑選車型。
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下降
財報數據顯示,其營收下滑受到車輛交付情況的影響。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爲38.4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3.5%。需要注意的是,這已是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交付量同比下滑。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汽車業務營收爲166.61億美元,同比下降16%。毛利率方面,特斯拉第二季度毛利率爲17.2%,去年同期爲18%,市場預期爲16.5%。
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營收和盈利能力出現下降,主要是因爲銷量下滑以及碳積分收入減少。據瞭解,本季度特斯拉僅獲得4.39億美元碳積分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51%,導致總營收低於市場預期。
特斯拉在財報中透露,公司已於6月啓動一款“更實惠車型”的生產工作,並預計該車型將於2025年下半年實現量產。針對該車型及其外觀設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稱,其外觀與Model Y相似。他還表示,儘管消費者對特斯拉產品充滿期待,但當前車型價格仍不夠親民。
特斯拉方面進一步表示,這款更實惠的車型預計將於第四季度正式上市。此外,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與Cybercab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研發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兩款車型均計劃於2026年實現規模化生產。
當行業內各方還在猜測特斯拉下一步的產品佈局時,特斯拉卻出其不意地“上新”了。7月16日,特斯拉正式對外宣佈:“Model Y L,金秋見。”據瞭解,Model Y L車型是一款大六座豪華純電SUV,其市場定位處於Model Y和Model X之間,預計售價在40萬元人民幣左右,該車型計劃於2025年秋季上市並開啓交付。
加速AI轉型與業務調整
在傳統業務承壓的背景下,特斯拉正加速向“AI科技公司”轉型,試圖以Robotaxi與自動駕駛技術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同時通過低價車型與儲能業務尋找新增長極。
特斯拉方面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我們實現了從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領軍者,向人工智能、機器人及相關服務領域領導者的轉型。”
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在美國奧斯汀開啓首次試點服務,首批投入約10輛Model Y上路接載付費乘客。埃隆・馬斯克表示,此次試運行將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先以少量車型投入運營,待確認運行順利後再逐步擴大規模。這些車輛均搭載全自動駕駛版本,且車內不配備人類安全駕駛員,而是由特斯拉員工進行遠程監控。有分析師認爲,特斯拉的股價表現與自動駕駛出租車的交付能力緊密相關。目前,特斯拉Robotaxi的發展仍然面臨法律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除了技術突破外,特斯拉也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爲應對銷量下滑,公司加速推進“低價車型”項目。同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同步推進大六座Model Y L車型的生產,試圖通過差異化產品搶佔細分市場。
在儲能業務領域,特斯拉也取得了一定突破。第二季度,特斯拉能源生產和存儲收入達27.89億美元,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
6月20日,中國康富、特斯拉等就“構網型零碳能源國際合作示範中心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項目方將在上海臨港共同建設吉瓦時級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及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達40億元。據瞭解,該儲能電站將採用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這一動態彰顯出特斯拉儲能板塊的長期發展潛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特斯拉當前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轉型階段,需要在多重目標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它要大力推進產能擴張,同時嚴格把控成本,以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還得持續加大技術投入,確保在技術創新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與此同時,特斯拉還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中國車企在15萬至25萬元價格帶發起猛烈攻勢,對其形成圍攻之勢;歐洲車企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不斷擠壓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儘管短期內承受着較大壓力,但特斯拉手中仍握着‘AI + 能源’雙引擎。未來,特斯拉的估值邏輯或許會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轉變爲‘AI平臺服務商’。”(記者 雷珂馨 文/圖)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