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集團二季度營收、淨利雙增,預計三季度RevPAR降幅收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8月20日,華住集團(NASDAQ:HTHT;01179.HK)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華住集團的酒店營業額爲269億元,同比增長15%。同期,集團收入達64億元,同比增長4.5%;經調整淨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7.6%;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1.3%。

在去年二季度達成“萬店”目標後,華住集團酒店數量還在持續增長。截至二季度末,集團在營酒店總數達12,137家,同比增長18%;在營客房總數1,184,915間,同比增加18.3%。報告期內,集團新開業酒店597家,待開業酒店2,947家,期末運營中及待開業酒店合計覆蓋城市達1,522個。

對於第三季度,華住集團給出的業績指引爲:預期收入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長介於2%至6%,或增長介於4%至8%(不計入華住國際);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收入將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長介於20%至24%。

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未來,華住將通過對老產品的持續升級迭代,以及加強收益管理和本地營銷能力,推動單店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的增長。”

預計三季度RevPAR降幅環比收窄

從一些關鍵經營數據來看,二季度華住集團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其中,4.5%的收入增長,接近先前所公佈收入指引(增長1%至5%)的上限;二季度歸屬淨利潤爲人民幣15億元,而上年同期爲人民幣11億元,上一季度爲人民幣894百萬元;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收入同比增長22.8%,超出先前所公佈指引(增長18%至22%)上限;華住中國(Legacy-Huazhu)收入爲人民幣51億元,同比增長5.7%,高於先前所公佈收入指引(增長3%至7%)的中位數;來自華住國際(Legacy-DH)分部的收入爲人民幣13億元,同比增長0.1%。

但與此同時,在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的當下,酒店的日均房價(ADR)、入住率(OCC)和RevPAR依然承壓。財報顯示,二季度華住中國的ADR、OCC和RevPAR爲290元、81%和235元,均較上季度有所回升,但分別是2024年同期的98.1%、98.4%和96.2%。

在電話會上,金輝分享了對二季度中國整體酒店市場的觀察,他坦言,“從中國鐵路、航空、出遊人次等數據能看到,中國國內出行需求保持相對穩定增長。但由於過去兩年酒店市場整體供給過快增加,疊加各種宏觀因素對商務出行和和消費者支付意願的負面影響,整體行業依然存在一些挑戰。”

金輝還表示,暑期各大景區推出門票優惠和減免促進了旅遊業進一步繁榮,但受極端天氣、宏觀不確定因素影響,預測第三季度RevPAR仍略有下滑,但環比第二季度降幅進一步收窄。

對於全年RevPAR和收入指引,金輝迴應稱,面對宏觀的一些不確定性,以及過去酒店業同質化供給迅速增加對經營造成挑戰,預計全年RevPAR將實現低個位數下滑,將努力實現全年收入達到年初給出的指引區間。

他表示,面對短期不確定性,華住將持續聚焦品牌升級、供應鏈優化和銷售能力提升,對長期旅遊需求保持樂觀態度。

推進輕資產戰略轉型

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華住集團正在實行輕資產戰略,這種轉型帶來的變化也體現在財報中。

從收入管理模式來看,上半年華住集團租賃及自有酒店收入爲62億元,同比下降8.7%,其中華住中國的租賃及自有酒店收入爲40億元,同比下降10.3%。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的收入爲54億元,同比增長22.0%,佔總收入的45.4%,相比2024年上半年38.5%的佔比明顯提升。

金輝解釋稱,公司實行輕資產戰略轉型,逐步減少直營業務,相關收入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陣痛期。第二季度輕資產的加盟業務無論在規模、收入、利潤上均實現增長,經營毛利貢獻佔集團整體近三分之二。華住管理層還表示,利潤率相對穩定的加盟業務已成爲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加盟業務的增長是公司未來收益增長的關鍵。

得益於輕資產模式,今年上半年華住集團高毛利業務佔比提升,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22.5%提升至24.3%。2025年上半年,華住集團實現歸母淨利潤24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億元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華住還通過供應鏈管理來降低運營成本。

在賽道佈局上,華住中國一直堅持以經濟型和中檔酒店爲核心服務大衆市場的路線,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其重心仍然在此。在華住中國新開業的595家門店中,經濟型酒店和中檔酒店佔比分別達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