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農會碾米廠 自動化拚增效

雲林縣西螺鎮農會埤源碾米廠斥資6000萬元引進智慧系統,10日舉行碾米廠更新啓用典禮,持續增加產能與提升品質。(張朝欣攝)

雲林縣西螺鎮農會埤源碾米廠是全臺農會體系規模最大的碾米廠,年產值達5.5億元,但因長期沒有更新設備,已無法滿足目前需要,農會因此斥資6000萬元引進智慧系統,增加機械手臂等自動化生產線,省時省力又省工,10日舉行碾米廠更新啓用典禮,盼藉由設備更新,持續增加產能與提升品質。

埤源碾米廠興建於1984年,已有40餘年歷史,亟待更新設備,農會向農糧署爭取507萬元補助、縣府1300萬元補助,加上自籌經費,斥資6000萬元打造智慧自動化生產線,歷經9個月施工,10日揭牌啓用,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西螺鎮長廖秋萍等人都到場。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臺灣糧倉,西螺鎮不僅是雲林的農業重鎮,更是全臺優質稻米的重要產區。西螺鎮農會長年推動稻米契作專業區,從育種、栽培、田間管理到合理化施肥與定期檢測,皆依循標準化耕作制度,詳實記錄生產過程,建立「生產履歷」制度,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張麗善說,碾米廠全新設備導入電腦控制與低溫保鮮技術,從鮮谷儲存、烘乾、碾制到包裝,全程一貫作業,不僅提升新鮮度與安全性,連米糠都能完整保留營養與原味。縣府未來會持續協助農會品牌行銷、產銷整合與國內外推廣,讓「雲林好米、臺灣驕傲」飄香全世界。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指出,埤源碾米廠每年出貨約1.6萬公噸白米,產值約5.5億元,居全臺各農會之冠。此次碾米廠從屋頂至地板全面翻新、所有機械都是最新型號。未來農會將以「高信賴度、高安全、高價值」3高精神,打造臺灣模範米的全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