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嚼慢嚥蔬菜 啓動瘦身機制

營養專家洪泰雄建議,每餐一定要有一碗綠色蔬菜。(洪泰雄提供/鄭鬱蓁臺北傳真)

(太陽星提供)

不少民衆還在靠節食、激烈運動減肥,營養學專家指出,被稱爲「細胞自噬(Autophagy)」的生理機制爲目前國際間研究減重與延緩老化的新方向。只要調整飲食習慣、每天用心「細嚼慢嚥」蔬菜,就能啓動身體自我修復、燃燒脂肪的開關。

曾任臺灣大學營養教育傳播助理教授洪泰雄,也有圓滾滾的身材,因爲被診斷出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醫療處置做盡也沒用,直到鑽研營養學,成功瘦下來,不僅出書《代謝平衡,健康瘦身》成爲暢銷書作家,也成爲電視名嘴。

洪泰雄分享,他每天只吃兩餐,早午餐合併,晚餐準時,而每餐一定都會吃一碗滿滿的蔬菜,且不是應付式地吞下去,而是用心細嚼慢嚥,用牙齒感受葉子的脈絡與甜味,像是在和身體說話,這是一種細胞自噬的飲食哲學。

洪泰雄解釋,細胞自噬這個名詞來自希臘文「auto(自己)」與「phagy(吃)」的組合,意思是「細胞吃掉自己受損的部分」。細胞自噬是人體代謝中的一種「內建打掃機制」,能清除老舊細胞與損傷的蛋白質、粒線體等廢物,將其回收再利用。

這個機制在幾種情況下會最爲活躍,包括空腹超過12~16小時、有氧運動進行一定時間、減少精緻糖與加工食品攝取、增加抗氧化蔬果與健康脂肪攝取時,而這也是近年流行的斷食減重法依據的原則。

洪泰雄強調,不是捱餓纔有效,吃對東西、怎麼吃也很重要。他建議每餐可攝取大量蔬菜,並慢慢咀嚼。因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抗氧化植化素、鉀鎂等礦物質與維生素,有助維持血糖穩定,慢慢咀嚼,則可幫助啓動唾液酶與腸胃道消化反應,同時讓飽足訊號順利傳達至大腦,自然控制熱量攝取,達到減重目的。

洪泰雄也提醒,在空腹階段可適量飲用無糖黑咖啡、綠茶或國寶茶,這些飲品幾乎不含熱量,能幫助清醒、提供抗氧化好處,且不會中斷自噬過程,還能減少飢餓感。(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