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重要會展中心或拆除?新地標“降高重生”!

錦業路旁,曾經規劃的“西部第一高樓”藍圖被整齊摺疊,取而代之的是三棟務實謙遜的商務樓羣規劃效果圖。

西安高新區錦業路與唐延南路交匯處,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靜立在密集的摩天樓羣中。7月18日,一則招標計劃在西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佈:綠地筆克項目啓動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招標,總投資額20億元,計劃於8月16日正式招標。

這塊總佔地面積約55.6畝的土地上,一座服務西安超過十年的會展場館即將落幕。

01

六年等待:項目終迎實質性進展

作爲西安高新區核心區最後一塊待改造的黃金地塊,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改造項目在2025年迎來關鍵轉折點。今年5月,高新區發佈GX-11-32-02地塊規劃公示,明確該地塊爲商務金融用地。

一個月後,該地塊規劃條件變更公示新增一條關鍵指標:建築限高160米。這一數字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因爲它標誌着項目從“雲端”迴歸現實。

7月18日發佈的招標計劃涵蓋項目全部所需招標內容,包括勘察、設計施工EPC、監理等。根據綠地西北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披露,該項目將聚焦三季度關鍵節點,以“節點倒排、責任到人”的硬措施確保目標落地。

02

規劃鉅變:從摩天夢到務實開發

回溯2019年1月,綠地筆克改造項目在盛大的集中開工儀式上亮相。當時的規劃令人矚目: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一棟380米超高層、兩棟180米超高層及一棟80米高層,打造名爲“高新·綠地之樽”的城市綜合體。

此前高新·綠地之樽城市綜合體項目概念示意圖

這一規劃曾使該地塊容積率從0.75躍升至9.9,意圖塑造錦業路CBD新地標。六年過去,最新規劃顯示,容積率已降至4.5,380米的西部地標夢想被160米的限高取代。

綠地筆克產業化改造效果圖©綠動西北

規劃效果的劇變直觀反映了這一調整:早期效果圖中直插雲霄的塔樓,已被三棟高度相近的現代建築羣取代。

03

政策與市場:限高背後的雙重邏輯

規劃調整並非偶然。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築,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這延續了國家對超高層建築的嚴控政策,促使城市建設迴歸理性。

西安商辦市場現狀也佐證了這一調整的必要性。數據顯示:

西安已建成及在建“200米+”超高層超過30座,其中13座已建成投用;

商辦庫存高企,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

部分項目已開始研究“商轉住”方案。

超高層建設風險同樣不容忽視。當前西安多座超高層項目陷入停滯,包括498米的中國國際絲路中心、371米的萬達西安one等項目。綠地集團自身也面臨資金壓力,2023年曾嘗試引入信德集團合作開發該項目。

04

企業行動:綠地按下項目加速鍵

面對新規劃條件,綠地集團正全力推進項目進程。今年6月11日,總裁張玉良專程赴西安,與高新區就筆克產業化改造項目深入交流。

在綠地西北2025年上半年工作部署中,該項目被列爲關鍵戰役:

三季度必須突破施工組織、證照辦理、融資等難點;

實施“節點倒排、責任到人”的硬措施;

確保按新時間表推進實施。

20億元的投資規模雖不及最初的百億藍圖,但更符合當前市場環境。這一務實投資將把原會展中心改造爲集辦公、商業、酒店於一體的現代商務集羣。

05

城市煥新:會展中心的時代轉身

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自2012年啓用以來,憑藉3萬平方米空間、四個展廳及4000人大會堂,與曲江會展中心共同支撐了西安會展業黃金十年。它的改造標誌着西安會展格局完成戰略轉移:

會展功能東移:灞河邊的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空港新城的臨空會展中心已建成投用;

主城場館轉型: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拆除後建設爲西安CCBD項目;

核心區升級:城市核心區土地轉向更高附加值的商務功能。

正如曲江會展中心原址上崛起的華潤萬象城,綠地筆克改造項目將爲錦業路CBD注入新活力,重塑區域價值。

西安錦業路的天際線故事已經改寫。380米超高層規劃消失在圖紙中,三棟160米高的建築羣即將拔地而起。從曲江到錦業路,西安人目睹了城市地標從追求“雲端高度”轉向“經濟密度”的理性迴歸。

這或許也暗示着一個時代的終結:當全國多地摩天大樓陷入爛尾困境,西安選擇用更穩健的步伐,在曾經孕育過西部最高夢想的土地上,建造腳踏實地的新經濟載體。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範兒,專注西安解讀陝西,讀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