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neta:關稅雖然沒像原來那麼糟糕 貨櫃船司卻可能在打必敗的仗

▲Xeneta分析,關稅雖然沒像原來那麼糟糕,貨櫃船公司卻可能正在打一場必敗的仗。(圖/路透)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各國與美國關稅協議陸續出爐,挪威海運市場情報平臺Xeneta分析,關稅雖然沒像原來那麼糟糕,貨櫃船公司因爲船噸供給嚴重過剩,卻可能正在打一場必敗的仗。對此國內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認爲,船公司會透過縮減航班,減少艙位來維持運價,使其不致賠錢;上市櫃攬貨公司高階則認爲,只要紅海沒復航,船公司的艙位調節機制就可穩住運價。

Xeneta的高級航運分析師艾米麗‧施陶斯布爾(Emily Stausboll)分析,自2025年6月1日以來,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平均現貨價格下降了近六成,美國東海岸的運費也大幅下降超過四成,從北歐到美國東海岸的平均現貨價格下跌約5%,與今年1月1日相比,降幅約25%。

她指出,美國的貿易協定不是靈丹妙藥,不應指望它們能給低迷的海運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美國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徵收15%的關稅對貨主來說並不是好消息,只是不像原本那麼糟糕。

她說:「我們也可以肯定,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美中談判不會使進口成本回到特朗普4月份全面徵收互惠關稅之前的水準,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美國貿易的現貨匯率暴跌,並可能進一步下跌,儘管航運公司最近幾周通過削減運力成功減緩了這一下降。」

與關稅的財務影響相比,運費下降帶來的任何節省都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即使是最樂觀的託運人也必須面對美國貿易政策的現實。由於關稅對進入美國的貨櫃船運需求的影響,航運公司面臨着挑戰。

在關稅暫時降低後,託運人在4月和5月將進口貨物預先運往美國,貨運熱潮現在已經結束,運費正在大幅下降,尤其是來自遠東的長途貿易。她補充說:「航運公司已經在削減美國航線的運力,以防止運費進一步下跌,但由於全球貨櫃船運的供給嚴重過剩,它們可能正在打一場必敗之戰。」

「近年來,在供應鏈動盪之後,航運公司報告了鉅額利潤,但除非他們能夠阻止運費的急劇下降,否則那些日子可能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