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華路街:一線協商共繪“中華”新畫卷
3月26日,政協中華路街道聯絡委以“一線協商”爲紐帶,組織市、區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及街道社區幹部,圍繞“鬥級營—戶部巷街區發展”開展專題協商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實地調研與座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凝聚多方智慧,爲古城煥新注入強勁動力。
委員們考察了武漢天地與鹹安坊,深入瞭解現代商業綜合體與歷史街區的融合發展模式。在武漢天地,委員們重點關注了空間規劃與業態佈局的創新實踐,舊址的利用和運營;在鹹安坊,大家深入學習歷史建築保護與功能升級、街區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爲鬥級營街區的改造提供借鑑。
鬥級營運營公司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鬥級營街區的招商運營情況及二期建設計劃。鬥級營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2024年國慶開街以來,通過“詩詞主題書店”巨型壁畫“玉笛黃鶴”等創新項目,迅速成爲熱門文旅地標。二期建設將以“時空走廊”爲概念,打通與戶部巷、長江大橋的視覺通廊與步行系統,引入精品民宿、非遺工坊等30餘家特色商戶,承接黃鶴樓流量。
與會委員結合調研成果,積極建言獻策。政協委員柳康建議深挖黃鶴樓遺址、鄂王府、徐榮廷公館等歷史遺蹟蘊涵文化,通過文化牆、街頭博物館、空間美陳等形式展示,將文化根植街區發展中,打造街區特色;政協委員仝浩提出要將街區精準定位,錨定消費羣體,帶着目標去招商運營;企業代表喻劼提出要將街區“變”作爲不變的標準,通過活動、美陳更換等保持街區新鮮感,提高遊客滿意度。十餘條建議涵蓋項目定位、文化挖掘、產品創新、服務提質等維度,現場根據難易形成短期和長期建議。
政協中華路街道聯絡委主任楊葵說:“難事積極謀劃,小事從快落實,我們通過協商議事平臺持續賦能,跟進、落實委員建議,強化鬥級營戶部巷的精準定位,把握髮展支柱,聚焦產品創新,推動文化價值的迴歸,將文化內涵轉化爲經濟增量,推動轄區經濟發展,落實支點建設要求。今後我們將持續通過‘一線調研、一線協商、一線落實’,讓委員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爲古城煥新貢獻智慧力量,共同繪就鬥級營—戶部巷街區發展的美好藍圖。”(亓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