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開放新疆 共繪友誼畫卷

8月9日,在新疆伊寧市六星街斑駁的樹影下,來自喀麥隆的留學生珍妮分享了她在新疆的研學感受:“在這裡我拍了很多照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人們非常友好,也非常熱情。”她的心聲引起了衆人的共鳴。

8月4日至9日,來自美國、阿根廷、哥倫比亞、法國、俄羅斯、德國、喀麥隆等12個國家的清華大學留學生組成研學團,深入中國新疆庫車市、沙雅縣、新和縣、伊寧縣、鞏留縣、尼勒克縣、伊寧市等地,開展了主題爲“理解當代中國 感知開放新疆”的研學之旅。留學生們走進博物館、科技館、農業產業園、特色老街與村落,親身感受中國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活力與各族羣衆安居樂業的和諧圖景。

在庫車大饢城,留學生們挽起袖子,在打饢師傅的指導下,體驗揉麪、塑形、貼饢坑的全過程。大家用指尖感知着麪糰的溫度,麪粉飛揚間,饢這一新疆飲食文化符號變得可觸可感。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體驗打饢特別有意思!”珍妮興奮地說,“我已經把打饢的製作步驟都記下來了,回國後一定要在家復刻這份新疆味道。”以食爲媒,留學生們直觀感知着新疆的包容與日常生活的溫度。

在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獨它爾的琴聲撥動着留學生們的心絃。他們在樂器作坊裡,近距離觀摩、學習傳統樂器的製作技藝;在葡萄架下的廣場上,生疏的撥絃聲與歡快的舞蹈動作逐漸同頻,大家臉上綻放的笑容是沉浸於音樂的最好證明。

“我很久以前就嚮往中國新疆。”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米拉動情地分享,“今天終於親身體驗到了這份熱情,那種歡樂的氛圍讓我感動不已。這裡人們的熱情好客和藝術天賦令人難忘,真希望朋友們也能來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

走進伊寧縣天山花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幅產業融合發展的畫卷在留學生們面前展開。這個佔地6萬畝的園區,深度整合了糧、果、花、田、山、草等資源,發展集農林種植、農產品精深加工和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業態,致力於打造特色農文旅融合示範區。留學生們實地考察了種植基地、加工體驗區和旅遊設施,深入瞭解新疆如何通過產業融合賦能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與旅遊的融合大有可爲。”來自德國的留學生蘇安雅深有感觸地說,“親歷中國新疆的田園生活讓我眼前一亮,這種模式不僅能吸引遊客瞭解農業生產,更能讓他們沉浸式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與傳統習俗。”

“此次研學之旅,既帶大家領略了北疆壯闊的自然風光,又深度體驗了南疆濃郁的人文風情。留學生們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品嚐了地道的新疆美食。”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主管景上洋子表示,留學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橋樑,相信這些年輕學子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的新疆印象,將成爲他們向世界講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故事的重要素材,爲中國新疆與世界更好地溝通搭建起堅實的民間紐帶。(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