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農大叔黃景建 用短影音讓農業被看見

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用行動證明,農業行銷也能擁抱數位時代。圖/黃景建提供

黃景建,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爲千萬流量的網紅大叔,這一切,得從一支「介紹霧峰米」的短片開始。當時他原本想推廣霧峰米,請行銷團隊拍攝專業影片,結果成品略顯生硬,他乾脆自己上陣,邊抓米邊笑着說:「這不是一般的米,這是我們霧峰的驕傲」,沒想到影片上架後意外爆紅。

年輕網友留言說,「第一次聽農會總幹事講話這麼好笑」,甚至模仿他的口頭禪「霧峰米,贊啦!」從此,黃景建給自己「霧農大叔」的定位,開始自導自演、拍攝農業日常,不論插秧、品酒、吃米餅,每支影片都吸引大量點閱,連帶讓霧峰農特產在網路爆紅。

如果說產品翻轉是第一步,那麼黃景建手上那支手機,就是開啓農會新時代的鑰匙!身爲霧峰區農會總幹事,他同時承擔着整合13家農漁會行銷的責任,勇於嘗試數位工具,他親自下田、走果園、逛在地小吃,邊吃邊介紹,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和觀衆互動,「金針菇到底要不要洗?」這支影片更累積超過400萬次觀看,讓他一夕成名。

外表憨厚的黃景建,其實對短影音有更深的用心。他說,拍片的初衷並非追求流量或帶貨,而是想讓年輕世代重新理解農會不是公家機關,而是農民自組的人民團體,他每支影片的腳本都親自參與,拍攝就像「開箱」,帶着觀衆一起學習。黃景建用行動證明,農業行銷也能擁抱數位時代。

起初,農會員工也曾質疑:「總幹事怎麼跑去當網紅?」但當數據與訂單涌現,團隊才驚訝短影音的力量,不僅凝聚內部士氣,更帶動農民嘗試,甚至引領全國農會掀短影音風潮。

「以前我推銷農產品,大家聽不進去;現在只要我在影片裡喊一句,馬上就有人來買」。如今,霧峰農產品成功打進年輕市場,也讓地方知名度竄升。對黃景建而言,成爲網紅並非刻意,而是真誠,「我不是明星,也不懂特效,唯一能做的就是誠懇、直接」,正是這份樸實打動觀衆。黃景建笑着說,最讓他開心的不是走紅,而是「農業,真的被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