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 矢建六級產業生態系

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用行動證明,農業行銷也能擁抱數位時代。圖/黃景建提供

黃景建 小檔案

擁有千萬總觀看次數的短影音創作者「霧農大叔」黃景建,他的身分不只是網紅,也是成功翻轉霧峰區農會的總幹事,更是創立臺灣第一個由13個農漁會共同投資的「臺灣農創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擁有留美企管碩士、興大農經博士學歷的黃景建,善用這三個角色,將傳統農會的在地情懷、企業的創新思維與新媒體的數位力量結合,爲臺灣農業寫下轉型新篇章。

臺中霧峰素有「臺灣米倉」美譽,隨着消費型態改變,年輕人不愛吃米飯,加上傳統銷售模式逐漸失靈,黃景建2001年剛接任總幹事時,霧峰農會正面臨產品滯銷、營收停滯的挑戰。「農會要生存,就不能只守在傳統思維裡」,他深知,若不打破農會「只賣米」的刻板印象,早晚會被時代的洪流淘汰。

黃景建帶領農會團隊從品牌識別、產品包裝、通路升級三面向進行革新。以霧峰香米來說,霧峰農會將傳統米袋升級爲可進入便利商店與百貨商場販售的精美禮盒;同時利用釀造技術推出「霧峰清酒」等高附加價值產品,一舉打進伴手禮市場,甚至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支持。

在黃景建的推動下,霧峰農會的農特產品營收逐年成長,農會門市也從單純的販售據點,轉變爲展現品牌魅力的「農業專賣店」,讓農民實際受惠。黃景建成功翻轉了擁有百年曆史的霧峰農會,也因此獲獎無數,包括榮獲2025臺灣農業永續獎-永續農業傑出人物獎、2024農業部績優農會總幹事、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等殊榮。

黃景建的志向不僅停留在霧峰,他將成功模式複製擴展,2020年成立臺灣農創興業股份有限公司(TVAA),爲臺灣第一個完全由農漁會投資、無政府部門介入的全國性合作平臺,其核心精神在於整合重複投資、弱化單點瓶頸,目標是建構完整「六級產業生態系」。

在黃景建的擘劃下,臺灣農創建構完整「六級產業生態系」的首要任務,就是通路整合,線下采取「農漁會超市大聯盟」模式合作,線上則依託「農創家」電商平臺,整合通路資源追求規模效益。

第二是產業鏈串聯,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體驗觀光)。目前已成立子公司「農創家旅行社」,承辦合法農村旅遊,結合食農教育、地方特色與體驗經濟。

第三是透過文旅與文化加值,在霧峰設立菇類博物館、民生故事館與議蘆會館,整合食、衣、住、行、育、樂,讓生態與文化滲入生活。黃景建表示,未來將投入金融與資訊閉環,更規劃開發自有支付系統與會員系統,在農業生態系內部形成資訊與金流的「閉環」,提升整體營運效率,打造專屬於臺灣農業的生態系。

儘管事業版圖與企圖心宏偉,但黃景建也坦言,挑戰其實不少,包括如何平衡企業獲利與農會服務目標?如何激勵股東農會積極投入?部分農會股東仍將平臺視爲被動銷售管道,使整合推動面臨阻力。但他語氣堅定地說:「農業不能只是賣產品,更要讓人感受到土地的溫度。」

黃景建強調,農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一片可以不斷創新、持續翻轉的希望之地。他說,新興農業不僅要做地方的事,更要具備市場性和國際視野,讓「新農業」成爲代表臺灣的重要名片。

這位「霧農大叔」正用他的熱情與行動告訴外界,農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能持續翻轉、再創高峰的希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