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鳩江區以學習教育催生髮展新氣象

夜幕下的社區廣場燈火璀璨,村民在新建的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田間地頭的直播間裡,大學生主播熱情推介着金黃透亮的菜籽油;“紅色管家”穿梭於小區樓棟間,將代辦服務送到老人手中……立秋時節的蕪湖鳩江,處處可見產業興旺、民生幸福的生動圖景,成爲該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鮮活註腳。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鳩江區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作風轉變賦能治理升級,在學思踐悟中奏響了一曲實幹強音。

深學細悟 靶向施教築牢信仰之基

學習教育非一時之功,貴在精準滴灌、入腦入心。鳩江區堅決把學習教育作爲重大政治任務,制定詳實方案、全面動員部署,實施閉環管理,確保各項部署落地見效、逐項達標。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區通過黨委(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形式,及時將中央通報的反面典型案例、最新會議文件精神等傳達到全區61家參學單位、1223個基層黨組織、24847名黨員及非黨員領導幹部;29名縣處級幹部帶頭研討13次,示範帶動各級黨組織開展學習研討6115次;四大班子成員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學習123次,深入“雙聯繫”單位和所在黨支部講授專題黨課24場。

與此同時,緊扣年輕幹部、新提拔幹部、關鍵崗位幹部“三類幹部”不同特點,通過摸清底數、建立臺賬,量身制定《鳩江區“三類幹部”落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舉措》,分類靶向施教。針對全區1471名年輕幹部,全面推行學習教育、提醒談話、警示教育“三個全覆蓋”;針對新提拔幹部,嚴格落實“醞釀動議必看、幹部考察必問、問題線索必查、任職談話必提、期滿考覈必聽”的“五個必”機制,貫穿幹部選任、試用、考覈全流程。

截至目前,全區27名新提拔幹部(年輕幹部10名)和17名試用期滿幹部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與執行情況專項覈查。針對關鍵崗位幹部,構建“一次提醒談話、一次警示教育、一份崗位‘風險清單’”監督體系,覆蓋9個鎮街和18家區直單位的124名幹部。

爲破解流動黨員、老黨員“學習難”,鳩江區巧用“線上線下雙通道”,線上依託黨員微信羣推送學習資料,線下組建“送學小分隊”上門幫學。截至目前,已對全區2000餘名流動黨員、老黨員及行動不便黨員進行兜底送學。

轉作風 基層治理升溫着色

學習成效如何,關鍵看作風是否轉變、羣衆是否滿意。鳩江區各級各單位將學習成果轉化爲治理效能,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實踐路徑。

在灣裡街道華強社區,“紅色管家”成了居民最信賴的貼心人。社區創新“1+1+N”網格模式,每個片區配備專屬管家團隊,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末梢。推出“紅色代辦”服務,如代辦退休人員資格認證等,延伸服務觸角,解決羣衆急難愁盼。開展結對幫扶,紅色管家隊伍每月開展網格巡查、入戶走訪,將關心關愛送給低保戶、殘疾人、困境兒童、高齡和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羣。同時邀請社區民警、市容隊員、法律顧問、民間調解員等入駐矛盾調解工作室,將矛盾遏制在萌芽狀態。

在湯溝鎮三元村,小小積分激活了人居環境整治“一池春水”。村規民約量化成“積分菜單”,以加分爲主充分體現正向激勵,同時負面約束爲村民行爲劃出底線,切實將大家的日常行爲變爲可量化的積分,激發其自我管理的內生動力。目前,三元村共評比出“星級文明戶”23戶、“最美庭院”12戶、“環境衛生示範戶”52戶,發放60000餘超市積分,充分激發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讓文明行動與人居環境建設“同頻共振”。

從社區樓棟到田間地頭再到工廠車間,作風之變凝聚起共建合力。截至目前,鳩江區區級督導組督促指導6個單位解決253個突出問題;區四大班子成員已走訪重點規上科技型、外向型及利潤下滑企業等874家企業和634個村居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收集各類問題938個,已解決902個,其餘問題正在逐步辦理中。

見實效 發展動能加速集聚

學習教育的終極標尺,在於能否破解發展難題、惠及百姓生活。鳩江區將“訪企入村”作爲開門教育重要載體和檢驗作風成效的關鍵考場,一批發展堵點、民生痛點迎刃而解。

在二壩鎮天河村,“村民點單、村委接單”的模式,交出了基層治理中的一份份亮眼答卷:曾溝自然村80畝撂荒地因道路兩邊土地歸屬問題“沉睡多年”,村“兩委”組建專班數十次登門調解,終使機耕路貫通、土地流轉生金;後埂村30畝魚塘荒廢,經村民大會民主協商變身垂釣中心,預計年增集體收入6萬元;張拐自然村灌溉難題通過“清淤疏浚+補水引流”快速解決……

學習教育帶來的實幹之風,更催生了產業振興新動能。7月中旬,天河村與蘭州大學學子聯手,在菜籽油廠車間搭起直播間。實景展示物理熱榨工藝、科普油品知識,兩場直播吸引萬人次觀看,“天河小榨”一舉衝上平臺糧油榜第二位,農戶首次嚐到了“流量甜頭”。下一步,天河村將續寫校地合作佳話,讓特色農產品既保“好品質”,更創“好品牌”。

從“三類幹部”和流動黨員的靶向施教,到華強社區“紅色管家”的精細服務;從三元村“小積分”激發自治熱情,到天河村“點單接單”破題發展——鳩江區以學習教育爲契機,推動“學查改”閉環走深走實,爲蕪湖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鳩江力量。

學習是火炬,既要照亮心路,更要點燃實幹爲民的星火。當下,鳩江區正緊盯問題銷號與長效機制建設,將學習教育激發的能量注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在鳩江這片熱土上書寫更有溫度、更具質感的發展答卷。(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