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縣:用活鄉村“公益崗” 提升發展“新動力”
近年來,五河縣小圩鎮堅持把鄉村公益性崗位作爲帶動困難羣衆就業、守住返貧致貧底線的重要舉措,圍繞開發對象、作用發揮和資金髮放三個環節下功夫,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築牢鄉村振興發展根基。
“大數據+鐵腳板”相結合,開發對象“找得準”。嚴格按照市縣鄉村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堅持系統數據交換和日常走訪相結合,加強返鄉失業人員、低收入人口、“零就業”家庭等信息比對分析,主動發現公益性崗位潛在開發對象。結合各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脫貧人口數量、就業困難程度,合理確定開發崗位。特別對“零就業”困難家庭,優先安置到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目前,全鎮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38人,開發數量連續3年增加。
“責任制+積分制”相結合,人員作用“發揮好”。完善《小圩鎮公益性崗位管理制度》,對每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區域和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形成“組村鎮”三級工作機制,包組幹部負責組內公益性崗位工作督促,村“兩委”負責公益性崗位考覈,鎮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不定期開展複覈,對作用發揮不到位的人員及時予以調整,堅決杜絕虛設崗位、崗位養懶人。發揮好“積分制”“放大器”作用,對錶現較好的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一定賦分激勵,用於兌換基本生活用品。今年來,該鎮下黃村已有12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獲得積分1085分,公益性崗位已經成爲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助推器”。
“自主查+長期曬”相結合,資金髮放“有監管”。該鎮財政所積極與鎮鄉村振興工作站定期開展會商,常態化維護好公益性崗位人員賬號信息,讓羣衆通過手機APP就能及時瞭解自己的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到位情況,確保惠民惠農政策落實落地。對於公益性崗位資金髮放,主動接受羣衆監督,每月公益性崗位待遇發放情況實行鎮村兩級公示,同時在政務網站長期公示,確保惠民惠農政策在陽光下運行。(馬其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