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圖書館事件,楊女士與輔導員錄音曝光,揭秘楊女士與武大的“小九九”

這是執劍人的第八十四篇原創

武大圖書館風波再起波瀾!

楊女士與輔導員私下錄音被楊女士曝光

錄音細節揭露雙方小九九

高校危機公關再遭拷問

真相究竟幾何?

前幾日,楊女士不知基於什麼目的,將其在圖書館事件發生後、學校處分前,與輔導員溝通的錄音放了出來。

很多人認爲,這是一次“殺雞儆猴”,將武漢大學學工工作不規範的問題暴露出來,以示警某些領導。

畢竟,誰也不知道爲了楊女士不繼續在網上擴大事態,校領導們還承諾了什麼。

當然,我們還是抱着學習的態度打開了錄音,以梳理楊女士的溝通策略與校方的處理方式,供讀者觀看。

楊女士把通過非正常手段錄製的音頻傳到網盤上,已經有幾天時間了。

但由於此事件已經成爲重鹽飲食和酒之外,可能導致我高血壓的第三大因素,一直沒有打開。

但出於瞻仰名校生談話藝術的自我提升目的,還是忍不住打開了,這下好了,現在此事件已經超越鹽和酒,成爲我高血壓隱患的第一大因素了。

果然哪怕是爲了自我提升,也還是少看,畢竟我還是學生,沒有醫保。

但也確實讓我感受到了名校生的素養。

1

楊女士的溝通策略一:

匿名!匿名!一定不要讓自己的信息泄露

首先就是連姓名都不願透露的隱私意識。

哪怕是事發幾個月後,依然沒有讓某校的工作人員知道自己的信息,連聯繫方式也不願意留自己的。

雖然也可能是出於對老師的不信任,不然也不會偷偷錄音併發到網上。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出於對正義的追求

哪怕學校難以繼續調查,也要嚴守自己的個人信息

哪怕因此要拖幾個月。

2

楊女士的溝通策略二:

與學校溝通是“棧道”,“相信公衆”是“陳倉”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雖然,這段錄音中的談話發生之後的兩天,楊女士就把事件相關的資料發到了網上,但我也相信這不是侵權,而是讓羣衆來審判罪惡。

不希望上升到校方解決,肯定也是不想添麻煩。

雖然輔導員給出了和肖同學家長溝通,以及通過學校處理這兩個解決方案後,楊女士也依然堅持自己的訴求。

相信楊女士所選擇的,發到網上,讓羣衆來審判罪惡,比報警、當面溝通、通過學校等諸多方式都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3

楊女士的溝通策略三:

不向權貴低頭,一身傲骨何懼風雪

楊女士多次提到,通過“公開的信息”,瞭解到肖同學“很狂”“有錢有勢”,但也毫不畏懼。不願意和家長當面溝通,想必也是怕被金錢腐蝕。(有傳言,肖同學的爺爺是國企退休老幹部,楊女士的父母是國企職工,屬實大水衝了龍王廟。)

4

楊女士的溝通策略四:

相信自己的推理,自信的人最被愛

楊女士有優秀的推理能力,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僅憑推理也能一口咬定肖同學是慣犯。

以及在翻查手機都找不到證據的情況下,也能判斷肖同學“偷拍”。雖然不知道楊女士自己兩個小時拍下的東西算不算偷拍。

5

楊女士的溝通策略五:

善意待人,如果證據不足也可以允許不坐牢

楊女士最最最寶貴的,是一顆善良的心。

雖然楊女士多次提到,自己只要報警,就能讓肖同學“蹲七天局子”,但還是願意給“留條路”

畢竟楊女士真的是“太善良了”,處處爲肖同學和學校考慮。

我完全相信這個是出於善良,而不是證據不足。

畢竟作爲一個“經常報警的人”,一個“完美受害者”,肯定知道自己手裡證據的“分量”

6

武漢大學的處理方式之一:

優秀的人都有強大的推理能力

對於名校工作人員我也要大大點贊,素質不比名校畢業生差。

首先她也具有強大的推理能力。

在證據不夠的情況下,甚至調查也沒做過的情況下,也能夠憑藉強大的推理能力做出判斷。

還能“看穿”當面溝通的“小把戲”。

甚至還是多方面分析

雖然唯獨少了肖同學是無辜的這種可能性。

7

武漢大學的處理方式之二:

兼具犀利與靈活、不偏袒同事和同學的工作態度

輔導員的工作能力也讓人讚歎。

首先能夠直切要害,同時又不失靈活性。

最重要的,她絕不偏袒,對也同事不留情面。

能夠向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孩,把視自己爲知心大姐姐的肖同學的秘密全盤托出。

這肯定不是因爲她不懂保護隱私,畢竟她能對楊女士的隱私考慮的十分周全。

8

結語

爲了降低此次事件對我高血壓風險的提高,我決定晚上狠狠恰燒烤喝兩杯,讓它重新變成第三大因素。

名校光環下的信任危機如何修復?學生維權邊界與程序正義如何平衡?錄音曝光是監督利器還是信任毒藥?武大事件已成高校治理的“照妖鏡”,

事情發展到今天,您如何看待這場羅生門?歡迎理性討論,轉發讓更多人思考高校管理的未來!

文/1376號觀察員

校對/福岡第一深情

編輯 設計/阿竹

圖/網絡&即夢

專業、好玩、有態度

關注、在看、轉發

我們都是

這個世界的執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