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調查:關稅影響通膨有限 美衰退風險較低 學者樂觀
經濟學者一度擔心川普關稅助長通膨的情況未出現,5月CPI年增2.8%,創下四年來新低。但聯準會仍然擔心下半年的通膨上升。(美聯社)
川普總統發動的關稅戰一波接着一波,但「華爾街日報」調查顯示,經濟學者樂觀看待美國未來經濟成長與就業前景,認爲經濟衰退風險較低,通膨也比3個月前和緩。
華爾街日報12日公佈7月3日至8日訪查69位華爾街銀行、大學和小型顧問公司等經濟學者看法的季度報告,今年4月首次調查期間,正值川普揚言對美國最大貿易伙伴課徵高額關稅的高峰期,但美方隨後暫緩部分關稅措施。
關稅不明朗的情況能否好轉有待觀察,川普上週已公佈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南韓等貿易伙伴的關稅稅率,新稅率將自8月1日起實施。
經濟學者第二季的展望較第一季改善,但仍相對悲觀,原因包括貿易不確定性未解除,且經濟成長迄今乏力。
受訪的經濟學者預估,今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1%,高於4月時預估的0.8%年增幅,卻比1月時的估值少一半。
經濟學者預期,2026年的經濟成長率將擴大至1.9%,符合先前預測。
展望未來12個月的經濟前景,受訪學者預估未來經濟衰退的機率平均約33%,明顯低於4月時預估的45%,但高於1月時的22%。
全國餐飲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首席經濟學者莫特雷(Chad Moutray)表示,「儘管逆風強勁,美國經濟依然展現出穩健韌性。消費者持續花錢,但心情顯然從大膽轉爲謹慎」。
此次偏樂觀的展望是基於過去3個月的普遍令人振奮的經濟數據,這段期間的就業人數平均月增15萬人,高於4月的預期,而失業率則從5月的4.2%降至6月的4.1%;此外,每週初領失業救濟的人數,也未出現憂慮跡象。
今年初大跌的企業與消費者信心漸趨穩定,史坦普500指數(S&P 500)7月再創歷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經濟學者一度擔心關稅助長通膨的情況未出現,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因素後,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8%,創下四年來新低,但仍高於聯準會(Fed)的2%目標。
川普的關稅政策確實影響人們的行爲,消費者與企業爭相搶低稅率商品,美國第一季的進口量年增26%,而4月的關稅生效後,進口量暴跌。
不過,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首席經濟學家史萬克(Diane Swonk)提醒,結合調查的實際數據和預估值的官方經濟指標,往往難以確切抓到轉折點,「儘管數據準確,但並不適合用以因應重大政策轉變,這會讓解讀政策走向變得更加困難」。
經濟學者一度擔心川普關稅助長通膨的情況未出現,5月CPI年增2.8%,創下四年來新低。但可能仍隱憂。(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