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美中博弈進入「先升級再降溫」套路 不可能持久休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十日在倫敦參與美中貿易談判,在會場蘭卡斯特府接受媒體提問。(路透)

中國與美國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外媒分析,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在此次貿易戰都採取「先升級再降溫」策略,雙方走進這一危險套路,幾乎不可能帶來持久的休戰,因爲這意味着雙方都認爲,想得到己方想要結果,讓局勢升級是唯一途徑;此次會談談到半夜12點,成功去除了雙方的「消極元素」,但要讓框架執行才能「保證骨架上添肉」。

據華爾街日報(WSJ)刊出分析文章指出,中美領導人此次在貿易戰中都採取的「先升級再降溫」策略,是一種冒險的做法,有時確實會奏效:它已促使美中本週在倫敦會談。但這種策略幾乎不可能帶來持久的休戰。

過去一個月跌宕起伏的局勢表明,如果任何一方採取另一方認爲具有挑釁性的行動,緊張局勢就可能迅速升級。美國和中國現在都對對方抱有深深的懷疑。這解釋了爲何川普和習近平都認爲,要想得到己方想要的結果,讓局勢升級是唯一途徑。

這意味着即使當前的貿易休戰得以維持,達成可持續的美中經濟協議的前景依然渺茫。在一些雙方都很看重的領域,兩國仍在朝着更廣泛脫鉤的方向發展。結果就是:緊張局勢暫時緩解並不意味着不會再次爆發。雙方「先升級再降溫」的策略可能成爲新常態。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指出,此次在倫敦的會談,首日雙方談了6小時,第二天持續到深夜接近12點,直到達成協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在會談中,美中雙方先將兩國之間「消極的元素除掉了」。

美國對中國的指責是稀土,認爲中國繼續拖延限制類似於關鍵礦物和稀土磁鐵等,並未完全放開稀土出口。然而,據兩國在日內瓦達成協議要求,中國該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對美實施的「非關稅反制措施」。但對此,盧特尼克表示,在倫敦,中國對美國稀土礦物和磁鐵的出口限制作爲協議框架的「基礎部分」將得到解決。

在中國看來,美國對晶片、航空發動機等關鍵部件的出口限制屬於「消極元素」。盧特尼克表示,協議也將取消美國近期實施的部分出口限制。

盧特尼克並進一步表示,在5月中旬的日內瓦會談上,貝森特和格里爾已經完成構建框架的工作,中美雙方領導人也支持這個框架,而本次倫敦磋商的成果就是讓框架能夠執行,「保證框架的骨架上有肉」。

外媒分析認爲,中美領導人已進入「先升級再降溫」的危險套路,這意味着幾乎不可能帶來持久的休戰。(路透)

當地時間6月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在英國倫敦開始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這是會談前,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握手。(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