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要課豪宅稅嗎?專家揭「這類屋主」要小心 避免踩雷方法曝
▲豪宅稅的正式名稱是「高級住宅加價房屋稅」,它並非獨立的新稅種,而是房屋稅的一種附加稅。(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周靖璞/今週刊
財政部2月19日發佈豪宅稅新制,將「每坪單價門檻」列入課稅條件,臺北市門檻爲120萬、新北市爲75萬。不少屋主擔心今年若有買賣交易可能會觸及門檻增加稅收。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這項政策主要針對2012年以前沒有取得成本的房地產,若屋主房子都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才取得,則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新制影響。
豪宅稅新規上路 兩時間點判斷是否影響
2024年,財政部於2025年2月19日發佈「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新增「每坪單價門檻」並調整高價住宅獲利率從17%至20%。以臺北市爲例,豪宅成交金額門檻除了原本的6,000萬元外,新增每坪120萬條件。張旭嵐表示,這項新制關注的層面以兩個時間點爲主,分別是「2012年8月實價登錄上路」及「2016年房地合一稅」。
張旭嵐說明,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前,臺灣房地產交易的計算方式不太直觀,不依照實際成交市價,而是以政府的「房屋評定現值」爲依歸。同時,2012年實價登錄尚未實施,許多2012年前取得房屋的屋主,並無取得成本紀錄,因此財政部訂立舊制豪宅稅新規主要目的,是希望成本不明的房地產交易時能有所依據,因此解讀新制對自己是否有影響,可觀察自己房屋取得時間簡單判斷。
若取得於2012年實價登錄上路前,因爲沒有取得成本,將受新制規定影響。
若取得於2012年實價登錄上路後至2015年底前,有取得成本資料,則按建物獲利覈實課稅。
若取得於2016年房地合一稅之後,則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此次新制影響。
張旭嵐表示,若屋主房屋屬於第一種,在賣房時就會考慮將賣價設定低於新制單坪門檻,以避免增加稅負,有些屋主甚至會技巧性將房屋成本壓低,將車位價格提高一併販售以規避新制,這些都是買方在購買這類型房屋時議價要留意的,「政府現在正處於金檢最嚴格時刻,如果屋主爲了規避新制讓價格刻意與市場脫鉤,也容易成爲被查緝對象。」
政府積極查緝 新舊青安一併追稅
由於新青安轉租、人頭戶等違規頻傳,政府要求積極查緝,近期傳出除新青安外,使用舊青安貸款(青安1.0)買房轉租屋主,也遭銀行追討補貼。張旭嵐表示,租屋市場中因房東缺乏報稅誘因,造成租屋存在黑市問題,政府透過鼓勵租客可不經房東同意申請租金補貼以回收數據,間接讓許多屋主在不知情下曝光租屋事實,進而遭到查稅。「無論舊青安或是新青安,主要都是政府鼓勵自住客的稅率補貼政策,過去沒有嚴格查緝是因資料不全、機關不夠嚴謹積極,並不代表使用舊青安就能免責。」
張旭嵐進一步指出,部分使用新青安買房屋主,因考量個人使用空間有限,選擇將多餘房間出租,名義上也是不允許的。同時因有出租事實,會被視爲營業用而非自住使用,會依法課取營業稅,也無法再享有優惠的自用住宅稅率。
銀行提高收支比條件 首購族難貸8成
受限貸令影響,目前除貸款時程比之前更長,也有民衆反映貸款成數更加嚴格。張旭嵐表示,「貸款能不能到8成,除貸款人授信條件外,也受銀行估價影響。」有些地區因短期內價格哄擡過高,與銀行估價呈現落差。若銀行估價低於合約價,銀行實際撥款額度就比買方預期更少,也需要準備更多頭期款。
授信條件方面,張旭嵐坦言,受《銀行法》72-2放款天條限制,相比不動產貸款,銀行會更積極處理大資產客戶,也對貸款人實施更嚴格「收支比」約束,比例由常規140%提高至200%。以每月房貸5萬元爲例,月收入要求從過去7萬上升到10萬。「銀行很現實,與其貸款給首購族小白,不如貸給長期往來客戶,未來也有更多機會在金融產品互動。」這些原因影響下,買方的確會普遍感受貸款成數不如預期、或需排隊。
張旭嵐建議,若真的於限貸期間有購屋需求,務必與賣方討論於合約中備註拉長交屋期至6個月,以降低違約風險。
更多今週刊文章
央行「打房4措施」去年被罵翻如今救了一堆人?回看日本房市慘況 專家:楊金龍是先知房市還要冷3年?「江翠地王」喊話同業推案要剎車!想買房怎麼做:以前看3家就買,現在要看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