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嚴打戰略礦產走私出口,機構認爲供需缺口或將支撐鎢價中樞上行(附股)

【新聞事件】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9日從商務部獲悉,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當日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會議,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

據介紹,國家對鎵、鍺、銻、鎢、中重稀土等戰略礦產實施出口管制以來,部分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人員相互勾結,不斷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試圖逃避打擊。爲避免戰略礦產非法外流、遏制走私勢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同時促進合規貿易、保障產供鏈穩定,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成爲當前迫切且重要的工作任務。

在今年2月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佈公告稱,爲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上述政策於發佈之日起正式施行。

【行業現狀及前景】

鎢、碲、鉍、鉬、銦屬於戰略小金屬,也是我國的優勢金屬品種,在工業製造、國防軍工、新材料和半導體等行業中有廣泛應用。

中國儲量佔比超50%的金屬主要爲鎢、銦、鎵等;中國產量佔比超50%的金屬爲鎢、銦、鎵、稀土、鎂和鍺。

根據USGS統計,全球鎢資源較豐富,2022年全球鎢資源儲量達380萬噸,中國是世界上鎢礦儲量、產量最豐富的國家,其中鎢礦儲量佔比47.37%,產量佔比超八成。

我國的鎢礦資源廣泛分佈於江西、湖南、內蒙古等地,尤其集中在江西、廣東、湖南、廣西等南方區域,江西贛州更是重中之重,被譽爲“世界鎢都”,其儲量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2012年,江西九江市武寧縣大湖塘地區發現當時世界儲量最大的鎢礦牀,已探明儲量達106萬噸;2016年,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朱溪鎢銅礦被發現,首期探明三氧化鎢資源量286萬噸,是大湖塘鎢礦的2.7倍。

當前,我國從事鎢礦開發與加工的企業數量衆多,其中不乏一些從資源開採到下游產業鏈加工服務一條龍的大型企業。在這些企業中,廈門鎢業、江鎢控股集團、中鎢高新等堪稱行業龍頭。

從供給端來看,4月2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下達2025年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第一批)的通知。2025年度第一批鎢礦(三氧化鎢含量65%,下同)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爲58000噸,相較於2024年首批指標量下滑6.45%。主要產區江西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減少2370噸,降幅超過10%。

需求端,隨着全球製造業的持續增長,尤其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高端製造業的快速發展,鎢需求量保持穩定增長,硬質合金和鎢絲是主要驅動力。

從鎢價行情來看,國內鎢精礦價格已升至15.6萬元/噸水平,距去年5月份15.7萬元/噸的歷史高點近在咫尺。

中鎢高新在機構調研中表示,鎢作爲國家戰略性稀缺資源,上游資源端受到國家開採配額管控、環保監管趨嚴及在產礦山資源品位自然下降等多種影響,整體的供給增速低於需求增速,長期來看鎢價存在支撐。但仍需關注下游硬質合金景氣度回升情況。

機構認爲,短期內鎢行業增量有限,疊加下游需求在設備更新政策及光伏鎢絲的拉動下快速增長,供需缺口或將支撐鎢價中樞上行。出口管制政策背景下,鎢產業有望轉型升級,鎢資源戰略屬性進一步加強。

【相關上市公司】

中鎢高新:公司爲中國五礦旗下鎢產業的運營管理平臺,管理及運營着集礦山、冶煉、加工與貿易於一體的完整鎢產業鏈。公司於2023年底停牌並策劃實施收購柿竹園公司100%股權項目,並於2024年年內完成資產交割,柿竹園公司正式納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公司鎢資源金屬量56萬噸,佔全國鎢資源儲量的比例超30%,工業可開採儲量全球第一。機構認爲,後續公司積極籌劃託管的其餘4家礦山資產的注入,優質資產注入預期強烈。

廈門鎢業:公司聚焦於鎢鉬、稀土、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領域,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從鎢礦山採選、鎢鉬冶煉、鎢鉬粉末生產,到硬質合金、鎢鉬絲材製品、切削工具等深加工應用及回收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