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款廣譜抗“正痘病毒”藥物獲批臨牀試驗,可用於猴痘治療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我國在抗正痘病毒藥物研發領域取得新進展。2月11日,據中國生物官微消息,我國首款廣譜抗正痘病毒治療藥物“注射用BSY001”獲批臨牀試驗,該藥物已在臨牀前研究中證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痘病毒科分爲脊椎動物痘病毒亞科和昆蟲痘病毒亞科,正痘病毒屬是脊椎動物痘
病毒亞科8個屬中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正痘病毒屬中共包含14個成員,其中多數感染時可引起典型的全身性皮疹。除猴痘外,能夠感染人類的正痘病毒還有3種,包括曾廣泛流行的天花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牛痘病毒。
隨着天花病毒被消滅,現階段猴痘是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威脅着全球公共衛生安全。2022年7月和2024年8月,全球猴痘疫情的肆虐導致世界衛生組織兩次宣佈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據世衛組織非洲猴痘疫情(週報)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1月1日開始,截至2025年2月2日,非洲有25個成員國報告確診病例 23489 例,病亡病例超90例。
“注射用BSY001”由北京北生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研製,基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轉讓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料藥和新劑型專利開發,該藥物的廣譜性意味着其能夠應對多種正痘病毒,對於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正痘病毒疫情具有更大的適應性。
目前,我國尚無獲批用於正痘病毒感染治療的藥物,而該藥物在臨牀前研究中已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表示,將加快藥物後續研究,力爭早日上市,以實現對我國新發、突發正痘病毒疫情的可控可治。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佈《抗猴痘病毒藥物臨牀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爲相關藥物的研發和臨牀試驗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規範,將進一步促進相關藥物的研發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①劉錚,劉穎,邵一鳴.正痘病毒基因結構及功能研究的幾項進展[J].病毒學報,2013,29(04):437-441.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2415.
②陳偉傑,王雨茜,李豔嬌,胡晶晶等.猴痘及其他人類正痘病毒研究進展.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1-11.doi:10.19958/j.cnki.cn31-2031/s.202303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