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內需潛力加速釋放 消費動能持續增長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作爲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我國持續出臺一系列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措施,通過優化消費環境、培育新型消費、完善流通體系等方式,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市場銷售繼續增長,服務零售增長較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80億元,同比增長3.7%。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需協同發力,推動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良性互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促進經濟發展需要重點擴大內需,聚焦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興領域,逐步釋放市場潛力。

近期,全國多地推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

在廣東深圳,家電賣場人潮涌動,各類家電旁邊都立着醒目的補貼價格標籤。“這臺掃地機器人既能掃地,又能拖地,還有智能模式,國家補貼疊加商家優惠共便宜了約1000元。”徐女士表示,補貼後購買商品非常划算,過幾天再帶孩子來選購個新電腦。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惠及超1100萬人次,共覈銷補貼56.61億元,帶動相關產品銷售約468.51億元。

在河北石家莊,以舊換新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家住橋西區的陳先生趁着以舊換新補貼,購入一臺新能源汽車,總共節省了10000多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7月23日,河北省申領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超108億元,消費額超828億元。

“昨天剛下單的空調今天就送到了,不但價格划算,送貨速度也很快,是一次很好的購物體驗。”黑龍江的孫女士表示,新一輪國補疊加各種優惠後,購買這臺空調省了好幾百元。

近年來,消費已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增加到今年的12類,進一步釋放了市場消費潛力。

消費一頭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近日,《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兩項貼息政策發佈,面向需求側和供給側,貼近百姓生活,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將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全方位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要提高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意願。”蘇劍表示,擴內需促消費是一個長期過程,要穩定市場信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大家對消費沒有後顧之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爲上漲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

“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在於提升民生福祉,既要通過合理收入分配讓百姓有錢花,又要通過消費環境優化讓羣衆願意花、敢於花。”在蘇劍看來,提供優質的消費場景能提高人們消費意願,同時要打造具有文化內涵、科技含量和服務溫度的消費場景,這不僅有利於激發潛在消費需求,還能通過創造“值得消費的記憶點”提升大衆消費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