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多場景消費加速釋放內需潛力

在貴州安順,遊客在當地人指導下體驗蠟染技藝;在山東萊西,木偶戲表演在夜晚揭開帷幕;在四川自貢,VR技術還原千年光影……

近期,文旅市場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涌現,爲人們提供差異化的旅行體驗,帶動文旅消費全面升級。"今年暑期,文旅行業融合創新、活力迸發,夜遊和避暑遊等新場景下的消費熱力十足,城鄉旅遊雙向流動加強,青少年暑期旅遊等需求快速增長。"復旦大學旅遊學系副教授郭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

"演出熱""賽事熱",這個夏天出現了"跟着演藝去旅行""跟着賽事去旅行"等新趨勢。山西太原演唱會現場,煙花綻放,觀衆與歌手合唱,歌聲嘹亮;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場場演出高潮迭起,座無虛席;四川成都運動賽場上,運動員揮汗如雨,觀衆歡呼聲不絕……

"今年‘演藝+旅遊’‘賽事+旅遊’等形式發展勢頭迅猛,人們通過觀看演唱會和體育賽事等活動,讓自己身心得到放鬆,也帶動了文旅市場發展。"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院長徐虹表示,遊客通常會隨着演藝和賽事來到不同地區進行觀光和消費,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旅遊經濟發展。

夜間時段也是旅遊消費的高峰期。在上海,江南古典園林豫園與現代科技結合,在夜晚向遊客展示光影與詩意之美;在貴州,燈光將甲秀樓映襯得更加古樸典雅,遊客紛紛拍照打卡;在杭州,暮色籠罩西湖,遊客登上小舟,一觀湖心夜景……

當前,隨着人們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旅遊市場也發展出了更豐富的業態。走進雲南普洱景邁山,遊客在老茶人指導下體驗茶葉的製作過程,瞭解深厚的茶文化;走進貴州侗族村寨,特色民歌旋律悠揚,身着民族服飾的村民翩翩起舞,獨特的民族舞蹈吸引了人們前來觀賞。

近期,多地紅色旅遊熱度升高,紀念館、紅色遺址等迎來了大批參觀者。某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暑期以來,其紅色旅遊產品預訂量增長顯著,用戶年輕化、親子化的特徵明顯,80後、90後家庭客羣成爲主要組成部分。

在井岡山,遊客在VR影廳觀看教育影片,瞭解民族文化歷史;在延安,情景體驗劇在此上演,遊客沉浸體驗地道戰等活動……科技的融入讓旅遊方式更新穎,豐富的場景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前來參觀學習。

旅遊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吃、住、行、遊、購、娛等多個產業,今年我國旅遊市場活力十足。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國內居民出遊花費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城鎮、農村居民出遊人次與出遊花費均增長。

文旅市場的火熱,既是消費潛力釋放的結果,也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文旅消費無處不在,涉及領域廣泛,各行業都能在文旅市場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同時,文旅產業也正在與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不斷豐富場景和形式,從而提升綜合效益,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徐虹說。